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村落空间     检索到  27744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介绍了凡村的基本情况,并简要阐述了作者选取凡村展开个案研究的原因。凡村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辽河、凡河流经全境,适宜粮食生产,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在村改居工程实施之前,村内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劳动方式和生活来源;村改居之后,凡村已经转变为一个类城市社区,从行政村落村落福利的层面来看凡村村落边界高度清晰,但由于陌生人相对增多,村落地理...

作者:赵爽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此过程中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和生计空间的相互建构,也将使村落公共空间处于不断演化的进程中。因此,本书只能是村落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互构研究的一个起点,后续只有对典型样本村落进行回访,通过跟踪调研加大历时性研究的力度,才能建立起历史、现实与未来相互验证的模型。此外,本研究主要以西南地区的村落为重点案例,虽然考虑到了地域、...

作者:李锋 郑万军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村落公共空间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家共同享用的人际交往、商业贸易、祭祀礼拜、文化展演等场域,如街头院坝、宗祠家庙、神山神树、广场礼堂、文化展室等。其可以增进公共交往、承载集体记忆、传承传统文化、强化集体规则、增强共同体凝聚力,是实施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因多样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村落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但由于战乱...

作者:李锋 郑万军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村落公共空间既是乡村文化的有机构成和重要载体,也是集体生活和人际互动的实践场域,具有赓续文化传统、承载公共生活、增进社群认同、凝聚道德共识等社会功能,因而乡村文化振兴应充分发挥村落公共空间的应有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和内容,即要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加强农村思...

作者:李锋 郑万军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空间植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结构中。村落公共空间既是乡村文化的自我表达和生动呈现,也是乡村集体生活和人际互动的实践场域,具有承载文化生活、赓续文化传统、凝聚道德共识、传播主流文化、增进社群认同的社会功能,是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载体。

作者:李锋 郑万军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传统村落;贫困村;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中国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精准扶贫;村落公共空间;衰落;重构

本文介绍沙壕村情况,包括村庄历史及地理、人口及基础设施,重点分析村庄经济,包括收入构成和收入来源,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村庄经历的变迁。

作者:曾俊霞 郜亮亮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