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05年12月9日,梵净山翠峰茶获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铜仁地区获批的第一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11月2日,铜仁地区又新增一件地理标志产品,梵净山茶通过农业部获农产品地理标志。截至2016年12月31日,铜仁地区共有玉屏箫笛、思南黄牛、德江天麻、石阡苔茶、江口萝卜猪、沿河山羊、梵净山翠峰茶、沿河沙子空心李、铜仁红薯粉丝、松桃苗绣、印江苕粉...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形成是地理标志保护工作逐步发展成熟的产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建设内容主要是通过完成示范区内服务保障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管理体系、宣传体系等的建立,达到示范区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推动公共区域品牌的形成及建立,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示范效果。2015年9月,都匀毛尖茶国家级地理标...
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贵州茶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古代茶文化底蕴深厚,在近代茶叶生产向商品生产过渡,新中国成立至2000 年前后茶产业经历了三次发展。
加快印江县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要立足于梵净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印江特色文化,加快推进文明素质工程、文化惠民工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艺精品工程、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文化人才工程,强化发展要素保障,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贵州省地理标志大事件记录了贵州省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年份里发生的贵州省关于地理标志的大事件的详细记录。
本章首先介绍贵州省产业扶贫工作的历程与现状,然后介绍贵州省构建新型产业扶贫体系的做法与经验,最后得出相关的总结和启示:以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大视野看待产业扶贫政策设计;抓住“六个关键点”提升产业扶贫项目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社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扶贫项目益贫性;明确角色边界,运用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
过去的30年间,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基本经验之一在于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其中,产业扶贫占据着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通过产业扶贫,着眼于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建设,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中国国家贫困治理体系的构成来看,除了通过社会保障对极端困难群体进行兜底式扶贫以外,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可以并且需要通过产业...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