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残障歧视     检索到  4557  条相关信息

残障就业歧视是当代香港社会面临的较为突出的歧视问题。香港官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方面一齐下手,形成了独到的实践经验。从立法上,香港形成了由国际公约、基本法律和具体法例构成的规范体系,确立了与残障就业歧视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概念、标准、责任和程序。从行政上,法定机构和政府部门相互配合,以不同的职能形式将法律规定的残障者平等就业权落到实处。从司法...

作者:程骞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本文介绍美国有关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目的是让中国的读者了解相关的制度,为他们在处理本国就业歧视问题时提供借鉴。具体地,本文的六个部分围绕以下主题:一、各种反歧视法律及其所禁止的歧视类型;二、诉讼中证明歧视的法律标准,包括可能使用到的证据种类;三、认定歧视后给予的法律救济;四、执行法律的机制和程序,包括行政机关、法院、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雇主的内...

作者:何宜伦 刘超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法律是残障群体争取权利的根本,立法背后的残障观念选择直接关系到残障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切身利益。残障研究起源于西方残障群体争取权利和认同的残障运动,尽管残障运动的形式与内容在各国有别,但都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过往将残障归结为个人悲剧的固化观念,转而将身体损伤与社会障碍区分开来,形成了社会模式和权利模式的新型残障观念。这种残障观念得到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文件...

作者:阮晨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本文基于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反歧视标准,检视了日常生活中有关残障的意象,并借助残障人自己的影像故事,批判传统社会中有关残障的狭隘想象。继而通过关于不同残障议题的影像,呈现肢体、听力、视力、精神障碍人士的日常生活,反思如何消除关于残障的过度阐释(或偏见),回到本心常识,尊重其平等权利。最后,讨论了法律人可以通过法学与美学的交叉,体认人的多样性与固有尊严,扩...

作者:丁鹏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近年来,隐性就业歧视的问题日益凸显。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风险,往往采用更隐蔽的、不易察觉的方式对劳动者进行差别对待。我国关于歧视的司法认定标准不完善,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导致隐性的就业歧视行为在实践中难以得到认定。本文通过借鉴美国、中国台湾的司法裁判经验,试图构建一套系统的,具有操作性的,以差别对待、法律禁止的歧视事由为核心的司法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当事人...

作者:黄家声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残障研究在爱尔兰蓬勃发展,为了确保研究的质量以及对研究参与者的保护,爱尔兰国家残障事务署开发此伦理指南,以协助研究者更好地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此指南综合了目前国际上的良好实践,在开发过程中也进行了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咨询,特别是向残障者咨询。此指南可用于残障研究的资助、执行和管理,特别是那些有残障者参与的研究。1450197

作者:爱尔兰国家残障事务署 高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本文希望论证的是残障的人权模式是对社会模式的改进,并且有助于《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实施。本文指出残障的人权模式有如下特点:强调损伤并不阻碍人权的享有和行使,包含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人权,将损伤看作人类多样性中宝贵的一部分,承认身份认同问题的存在,允许对预防政策进行评价,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1718600

作者:陈博 ChenBo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通说认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没有创设任何新的权利,其目的是确保残障者能够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国际人权法已然确立的一切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根本目标之一是消除一切基于残障歧视,促进残障者平等的社会参与。本文以《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对“歧视”的定义为起点,结合目前已有的反歧视立法,探讨“歧视”这个概念在...

作者:黄裔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