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深度城市化     检索到  24819  条相关信息

受制度驱动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入半城市化,逐步实现完全城市化,并向深度城市化推进。在此过程中,有效处理不同产权条件下的土地利益分配调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应等问题是决定深度城市化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原特区外部分区域深度城市化过程中的几种比较典型的土地二次开发推进案例,分析几种模式的创新点、意义、不足...

作者:张宇 钟凯文 蔡玉军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本章将重点分析三个问题:首先,对不同的半城市化状态下农民家庭向彻底城市化状态转变存在的最紧迫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对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实践中推行的推进农民彻底城市化的政策目标和政策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立足于半城市化立场,提出本书对推进彻底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作者:陈文琼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江西城镇化走的是传统城镇化道路,着重城镇的外延式扩张。土地城镇化,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实现数量增长的目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人口在城市加速集聚,江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江西城镇化逐渐由追求数量型向质量型、由传统型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

作者:麻骏斌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本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应成为现阶段中国国家战略,城市化与科学发展等内容。

作者:牛凤瑞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本文探讨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认同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本文解释了社会认同的定义。其次,本文从三方面呈现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复杂性,指出了群体认同和地域认同的不一致,概述了乡城移民的“本地化”的问题,并解释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代际分化。再次,本文梳理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制度因素、市场与经济因素、社会网络因素、文化与情感因素。最后,本...

作者:康岚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2003年底以来,深圳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的城市化,成为我国第一个没有农村、没有农民的城市。但城市化后宝安、龙岗两区,在经济形态、空间形态、居民的思想文化形态方面与城市化前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与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政策、就业政策、居民安置等制度设计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制度作出调整,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下突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解决...

作者:李朝晖 王增进 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一潭死水的局面已经打破,人们不只以耕作为业,在致富之路上,也开始将剩余劳动力转向林、牧、副、渔,甚至转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农业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很快地表现为农业人口的地域移动,首先是转向作为大中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联系纽带的小城镇。在城乡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城镇原有的商业职...

作者:李德夫 出版时间:1987年12月

在世界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提高城市竞争力,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与合适的城市化进度,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新型工业化,是湖南城市化朝着现代化方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作者:余小平 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