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功能保护区     检索到  50013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以700万香港同胞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源头活水”——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合东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及支持体系,这是当前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作者:李志萌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生态功能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东江源区是以水源涵养为主导功能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涵盖江西省南部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东江源是珠江流域的源头之一,保护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珠三角流域和香港地区水安全和稳定与发展。东江流域源头地区是全国典型的贫困地区,...

作者:李志萌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自2004年,我国加入“非遗保护公约”后,2006年即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确立了设立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给予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度重视,文化部先后下发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0)、《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11);地方政府...

作者:刘鹏昱 宋俊华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本项研究的目的共有四项:(1)明确滇西北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布;(2)提供建立完善滇西北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体系的方法与途径;(3)探讨有效管理滇西北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体系的机制与政策;(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完善滇西北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体系的行动计划。

作者:杨锐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主体功能区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方向。主体功能区建设引起了生态补偿问题的探讨。这种生态补偿不同于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它是特定行政区划内的生态补偿,具有自己的特征。国内关于主体功能生态补偿实践缺乏统一标准,也没有相对成熟的经验。本文以增城主体功能生态补偿实践为例,探讨了主体功能生态补偿内容及机制等问题。

作者:陈剑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松花江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归纳了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资源过度开发、基础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等原因对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借鉴了国内外一些比较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模式,如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财政补偿资金的来源、支付方式、监管和评估等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松花江流域重点...

作者:李栓 出版时间:2019年04月

保护区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许多美好的去处,大大提高了生态旅游的质量;反过来,又为保护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其中,有许多复杂的相互关系,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拟探讨这方面的某些问题。

作者:王献溥 郭柯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

加快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生态建设上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围绕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区,新县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然而,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功能区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新家园,走出一条生态...

作者:王琪 尹勇 乔金燕 陈玲 翁珺 盛见 弋伟伟 王新 张莎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