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是确定补偿标准。本文根据环境经济学的效率准则和科斯定律建立了我国江河源头生态补偿机制的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两种方法,即基于上游源区生态保护成本的估算方法和基于源区为下游提供水质水量服务的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法。从以上两种估算方法计算出的东江源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20.35亿元/年和15.87亿元/年。
本文回顾了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认为基于发展机会损失下的生态补偿机制有悖于我国水资源属国家所有的基本国情是实践中导致东江流域生态补偿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本文提出,应以水质资源有偿使用为着力点,通过“使用者向国家付费,国家向保护者转移”来实现对流域保护者补偿的新思路。
因源头区生态保护需要,国家将通过补助的方式将东江源头区居民的经济林转化为公益林。本文以东江源头区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源头区居民进行直接问卷调查,调查居民的态度和受偿意愿,找出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该补偿金额的现实合理性。同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意见,体现“公众参与”的思想。这对目前急需的生态补偿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根据当地居民...
本文以700万香港同胞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源头活水”——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合东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及支持体系,这是当前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生态功能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东江源区是以水源涵养为主导功能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涵盖江西省南部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东江源是珠江流域的源头之一,保护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珠三角流域和香港地区水安全和稳定与发展。东江流域源头地区是全国典型的贫困地区,...
江西省作为大湖流域生态大省,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建立和完善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是促进全流域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江西省森林生态补偿、湖泊湿地生态补偿、五河一湖及东江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实施情况出发,分析了江西省全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成效,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