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在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农村社区中,外出务工是普遍现象,留守也是普遍现象,“留守社区”是这些农村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农村留守儿童研究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一个讨论主题。留守儿童的成长受家庭微观环境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成人世界的耳濡目染;社区,或者说留守社区则是他们成长中处于家庭之上的中观环境。这些留守社区有怎样的特征,社区中的留守儿童又是怎样被环境所影响,影...
在留守儿童生活的社区里还有很多有着相似家庭背景的村民,他们有的也在家人外出务工之后面临着留守家庭的种种问题,有的和家人一起在农村寻找扩展家庭生计的渠道。在外出务工人口逐年增多、留守人口群体日渐庞大的背景下,这些村民是否已经意识到了留守人口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些留守家庭中的儿童、妇女和老人他们是否愿意为其提供帮助呢?除了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学校...
本研究从留守妇女的视角出发,探讨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感、行为、理想的影响以及她们在监护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留守儿童监护人访谈、留守儿童监护人小组访谈及相同研究社区完成的400份留守妇女问卷、留守妇女小组访谈。
在被调查的400名留守老人中,男性占52.5%,女性占47.5%;不识字或略识字的占57.5%,小学文化占34.5%,初中占7.0%,高中及以上占1.0%;另外,56.5%的留守老人监护孙辈,43.5%不监护孙辈。
本研究以昆明市W村小学高年级(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在学习、心理及个性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对比分析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抗逆力水平的差异。本研究依托社区儿童之家开展抗逆力实务小组,增强留守儿童的效能感、乐观感、归属感,激发并提升留守儿童的抗逆力,使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肯定自我价值、构建社会支持网...
本书是由国际计划(中国)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农村发展中心合作,选取了北京市、河北省、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0个县作为调查点,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农村社区为切入点探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的著作。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确实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总体上说,负面影响相对较大,尤其...
在相对封闭、狭小的农村社区中共同生活、学习、玩耍,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可谓是“知己知彼”,非留守儿童的言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看法,从中也能发现他们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本文主要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是否存在差别”及“留守儿童是否需要帮助、需要何种帮助”的角度来诠释非留守儿童视角下的留守儿童。
本章以本次调研所获得的一些定性资料为基础(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访谈、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访谈、学校负责人与班主任访谈、留守儿童小组访谈等),并辅以典型留守儿童的案例,从留守儿童的安全、心理成长、行为偏差以及其他一些隐性风险这四个方面来揭示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成长风险。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