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分析了香港近期经济情况,研究了香港近期有关经济及金融方面的措施,并对香港短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文首先简介了背景因素。其次阐述了上半年经济情况:经济活动全面上扬;外贸畅旺;内部消费及投资开支皆蓬勃;劳工市场进一步改善;物业市场显著复苏;股票巿场强劲反弹;消费物价回升。接着介绍了香港特区经济的短期展望,其一外围经济环境的风险因素: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美元利率进一步上升;内地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其二是香港的最新经济预测。
文章采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月度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月的增长率数据,描述并分析期间内各地区波动的不平衡格局。本文根据这104个月的数据,继续对中国工业波动的地区不平衡格局进行定量的状态描述,分析在此期间地区发展态势与全国发展情况的相互关系。
本文分析了2005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形势与特点,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展望了2006年利用外商投资的形势。
本文是对在新千年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对2030年的展望;全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导向聚焦方向;第二部分探讨了“固化”格局的动态跨越;第三部分提出全球携手合作共赢;第四部分构架了声讨文明改造工业文明的价值体系。
公私事假、病假、孕产假或其他不可抗因素,均可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出现临时或短期师资缺口,但现行师资补充政策难以及时填补学校工作日内的临时或短期师资空缺。其他师资跨年级(学科)替课、复式教学或使用代课教师等举措,既增加了有关教师的工作负担,又难以保障教育质量,其背后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补充的各种政策性困境。应该基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性,在不无序扩张教师编制和盘活...
本文按照短期政策、中期政策、长期政策的分类加以梳理阐述,以构建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线图。在短期内,户籍制度在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仍然发挥着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推动落户仍然是近期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中期政策则是要构建农村土地权利退出和城市户籍福利获取的联动机制;长期政策则是要推动城镇化模式...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和环境经济学的相关假设来梳理劳动生产率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1990~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讨论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的收敛现象和环境因素对收敛性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环境规制政策、经济发展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