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楼兰03LE壁画墓位于汉晋丝绸之路楼兰道咽喉之处,其年代为3~4世纪,墓主人应为使用佉卢文的贵霜大月氏人。墓室建筑、壁画及其遗物包含着汉文化、贵霜佛教文化、罗马文化诸因素,不仅如此,还可能与粟特艺术、印度文化及亚欧草原文化有某种联系。其壁画的造型和技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填补了楼兰艺术史中墓室壁画的空白。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丝绸之路艺术、宗教和民族文化提供了珍...
伊川范园属于名人古墓葬,建园历史已逾987年,也是一家族墓葬群,在近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历史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珍珠,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继续大放异彩,需要在历史文化挖掘与提炼上有自觉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报告拟就此进行调查研究,希望从其历史脉络中一窥端倪,结合新时代发展大潮,探究创新性发展之路径。
《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以下简称《粟特文明》)是荣新江先生2001年出版的《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一书的续编,后者会集了中古时期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文明进行交流的相关论文,在学界影响较大。而前者主要篇幅是关于粟特人,特别是中古时期入华粟特人活动及其文化影响等的探讨与研究,集中了作者近些年来针对粟特研究的成果,也体现了作者对当今学术热点的关注与追踪。
2020年,嘉峪关市围绕魏晋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有序开展了文物安全保护、历史文化研究、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游客接待等工作,但存在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报告建议今后继续做好文化遗产监测工作、拓展魏晋墓群展示利用方法、加大保护利用宣传力度等,以推动魏晋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利用、景区实现科学发展。
在乌孙的经济中,农业并没有取得与畜牧业同等的地位,就乌孙的整个历史发展阶段而言,畜牧业的重要性一直是高于农业的。
草原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使粟特人大量进入并留居于突厥汗国政治中心所在的漠北地区,成为漠北草原上最重要的商人。在东突厥汗国中,出于对丝路利益的共同兴趣,游牧的突厥人和擅长经商的粟特人相互协作。粟特人凭借他们的经商才能,利用其优势地位,在东突厥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粟特人的经商活动也促进了中原与东突厥之间的物质文化文流。东突厥汗国灭亡...
冒顿时期的匈奴开始著称于世,并被当时的历史学家关注。而“匈奴”一名,有可能是当时匈奴的执政者的自称。随着对外军事征服,匈奴在文化面貌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作为一个政治民族实体,在汉代匈奴随着其所统治的民族的不断增加而发生了变化。对于汉代及其以后的历史学家来说,“匈奴”一词逐渐具有泛指的意思,就如同“戎”“狄”这些称呼一样。因此,史料(包括《史记》和《汉书...
隋代鹿善夫妇墓志的问世,推动了学界对北朝济阴鹿氏家族的深入认识。结合传世记载和墓志材料,在构建十六国到唐初西平—济阴鹿氏家族相对完整、比较可靠的人物谱系基础上,考察了中古鹿氏籍贯郡望从西平到济阴的转变历程。《元和姓纂》提到鹿悆“自西平徙济阴”,揭示了济阴鹿氏源出凉州西平郡。北魏灭沮渠氏,鹿寿兴作为北凉旧臣被迁往平城,但经过鹿生、鹿悆父子两代人的努力,完成了家...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