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粮食亩产     检索到  11453  条相关信息

本章列举了清代的各省的粮食亩产记录。

作者:史志宏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本章估计清代粮食亩产和总产量,仍然沿袭笔者在1980年代研究此问题时的思路,即从亩产个例入手,根据历史记载并参考近代的调查,首先分别讨论南北方水稻、旱粮在不同农作方式下各自的亩产水平及其占用耕地的比例,并以之为依据估算粮食作物的总平均亩产;然后,以这个总平均亩产和对当时粮食生产占用耕地面积的估计为依据,估算全国的粮食总产量。

作者:史志宏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粮食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我国长期致力解决的一大经济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特别是1984年,跨上了总产量4亿吨台阶,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其成就举世瞩目。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却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粮食问题也就成了讨论中的主要热点,现将讨论情况做简单介绍。

作者:王慧敏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来源:今日临高发布时间:2021-11-23
关键字:临高县 双季稻 亩产记录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粮食生产则是基础的基础。明后期,劳动力的增殖,田地的垦辟,农业集约化的增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投入的加大,粮食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的变革,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空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提供了前提,并由此引起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化。

作者:张显清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中国粮食价格刚性上涨与国际粮食价格不断走低,导致国内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粮食价格,并使中国粮食市场产生“挤压效应”。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市场“挤压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中美两国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与国际粮食海运费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效应”主要源自国内外粮食生产成本变化,特别是国内人工成本占比大而且增长幅度大,国内土地成本上升幅度明显,而国际粮食海运费用...

作者:翁鸣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中国粮食价格刚性上涨与国际粮食价格不断走低,导致国内粮食价格明显低于国际粮食价格,并使中国粮食市场产生“挤压效应”。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市场“挤压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中美小麦、玉米生产成本和国际粮食海运费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效应”主要源自国内外粮食生产成本变化,特别是国内人工成本占比大而且增长幅度大,国内土地成本上升幅度明显,而国际粮食海运费用下降促...

作者:翁鸣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河南粮食供给对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粮食供需不平衡尤其是供给侧出现的问题加快凸显,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阐述了河南粮食供给和需求现状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评估了全省粮食供需状况,并深入分析了粮食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保障粮食安全、调整种植结构、加快科技进步、...

作者:杨冠军 刘露霞 王一嫔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