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罗尔事件     检索到  7984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以发生在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埃尔切市(Elche)的严重侵犯华商合法权益的“烧鞋事件”为例,分析了事件中反映出的当今经济全球化对现存国际和国内法律体系的挑战问题和自由贸易和劳动保障之间的平衡机制问题。同时,本文也对西班牙极端分子在“烧鞋事件”中表现出了极低的法律素质;华商中普遍存在追逐利润而规避法律的做法以及维权意识滞后的问题展开反思。

作者:毛晓飞 出版时间:2006年05月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康区政局不稳,1914年定乡发生“陈步三兵变”事件。“陈步三兵变”是民国康藏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事件经历时间长达半年,直接导致了川边镇守使张毅下台,对民初乡城地区的治理和汉藏关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陈步三兵变”事件的起因、经过、影响以及特点进行了探讨,以加深对此次兵变事件的认识,对当今甘孜藏区治理仍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作者:裴儒弟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白血病女童的父亲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赞赏功能“卖文救女”,其原创文章经朋友的公司推广转发,短短几日就获得网友打赏260余万元。但医院、媒体、网友等“知情者”纷纷发布信息指责求助人夸大事实、谴责求助人消费公众同情心。后经慈善监管部门和募捐平台介入,退回赞赏资金。“事件”引发“微信打赏是不是慈善募捐”“如何监管个人网络求助行为”“谁有个人求助资格”等...

作者:程芬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近年来,网络集体行动不断涌现,对其背后的行动逻辑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事件进行了案例研究,用问卷收集了网民参与事件的态度和行为数据,并用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分析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结果发现,(1)社会转型与互联网发展培育了网络集体行动发展的有利结构,(2)结构性紧张产生结构性不满,(3)认同感催生了救助和诚信的普遍信念,(4)焦点事件是网络集体...

作者:蔡前 张兆宇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2007年,中国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许多地方出现了破历史记录的极端天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未来强降水、高温、干旱、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很可能会持续上升。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增强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者:黄磊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本文以台湾南部某特教学校的集体性侵事件为例,试图在“行动情境”框架下对此事件的行为主体及行为逻辑进行逐一分析,探讨这些行为主体身处的行动情境、事件过程中的行动策略以及背后蕴含的行为逻辑,以求从个案中发现共通之处,以资借鉴。

作者:李琴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以及随后的核电站泄漏事故使核能发电能力迅速下降,也对日本的能源政策提出新的挑战。本报告分析了东日本大地震带对核电发展的影响,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分析了核事故对日本减排目标的影响。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三个情景的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就短期目标而言,京都议定书的目标可能不能实现;就中期目标而言,碳排放比1990年下降25%的...

作者:山口光恒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索卡尔事件”所引发的“科学大战”给包括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social constructionalism)在内的后现代思想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这种冲击使社会建构主义阵营发生“更多的转向”(拉图尔)。该课题主要从思想源流、研究纲领、分析工具几方面来探究社会建构主义“更多转向”中的几个重要向度:ANT(角色网络理论)转向;...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