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以2011年北京大学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托,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理论分析框架,引入童年医疗状况和父母是否健在变量,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包括健康自评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自然属性、社会经济结构特征、生活习惯、患病或损伤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童年医疗状况和父母是否健在对老年人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某贫困地区随机抽取的1271名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过去30天未患病、过去一年未住院、慢性病数量少、社会支持总得分高、独居、无子女家人补贴、年龄低、在业、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生活条件好的贫困地区老年人...
识别空气污染的高社会脆弱性地区,查明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这对于降低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社会不平等、提升空气污染防治的效果都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了面向区域的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概念模型,并据此建立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而以省级行政单元作为分析单位,运用投影追踪聚类模型,识别了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排名前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
中国贫困区的形成,往往与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侧重分析集中连片贫困区的环境特征、水源条件以及农户层面上导致贫困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导致贫困的原因,可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发生,本章侧重讨论导致贫困的个人因素。2012年本书作者之一樊明组织了涵盖全国内地31个省区市关于城乡居民收入的问卷调查,其中获得针对乡村居民的有效样本4362个。所调查乡村居民的收入包括务农收入和非务农收入,二者相加构成个人收入。笔者将总样本中30%的低收入群体定义为贫困人口,由此得到贫困人口的样本数为1308。将总样本数的30%作为贫...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县域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原有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条件、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制度体系、政策体制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方面对县域低碳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是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机制构建、模式提炼与路径选择的前提。
本文认为我国消费不足主要体现为农村消费不足,主要有四大因素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农民收入低,增收难,“没钱花”;农村社会保障不足,农民支出预期不定,“不敢花”;农村消费环境不佳,农民购买使用商品不方便,“没法花”;农民消费观念保守,“花钱抠”。因此,扩大国内消费,最大潜力在农村,要尽可能地以法制手段强化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筹、公平合理的社会保...
本文对四川省旅游业部分试点地区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也在研究中发现了试点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推动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