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官员问责制,舆论与透明政府。首先,介绍了“引咎辞职” 的背后。其次,分析了舆论监督与政府品格。然后,分析了舆论影响政治文化的形成。接着,介绍了现实舆论监督环境的尴尬。最后,介绍了建立真正问责制的前提。
本文基于农民视角,从医疗、教育和养老“三大压力”的现实表征出发,分析其成因,并通过农民的话语对“三大压力”的当下意涵进行再理解,以期为解决农民最关注、最紧迫的问题,为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可能的方向和建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扰,打乱了中国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疫情防控工作在舆论场被14亿中国人检视,随着国内外疫情的变化,舆情主题不断变换。在武汉,疫情早期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公众质疑地方政府公共卫生危机管控能力;中央调动全国资源驰援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特别是与美国的疫情泛滥形成对照,舆论高度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特朗普当局“甩锅”...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互联网环境下公众舆论生发机制初探。首先,介绍了新的阅读群体而非观看群体的产生。其次,介绍了个人化的意见表达而非群体的意见传达。接着,介绍了平等讨论中的权威消解与重新建立。再次,介绍了娱乐话题中的规范寻求。最后,分析了公开化与监控的博弈。
“十三五”期间,在完善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同时,应明确把社会心理建设纳入治国方略,在全社会形成和谐共处、奋发进取的社会心态,使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充满活力地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从满足民众需求入手,让民众享受安全、愉快、有前景的生活,以“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为理念,激活民众“求幸福、奔小康”的心理动力,使“中国梦”化作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梦想和...
1992年国内学者项德生首次将“场”的概念引入舆论研究,将舆论场定义为“特定的舆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能量的时空范围”70490470。之后,学者刘建明在《社会舆论原理》一书中将舆论场定义为“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并论证了舆论场的三个关键要素:人员密度和交往频率、社会环境的开放度和空间的渲染物。704904...
本文首先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入手,在肯定成就的同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外资引进优惠政策从未有过调整,使得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越发明显。其次针对传统经贸政策的局限,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可持续贸易战略新的发展思路,并就相关对策措施作了探索。
发达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分化加深,阶层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村庄上层掌握了村庄利益与资源的分配,运用金钱支配村庄选举,通过炫耀性消费构建排斥性的人情与消费圈,对村庄底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构成巨大压力,使底层形成了对抗上层的上访群体。这种底层针对上层的上访本质上是一种阶层冲突,因此此类上访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技术治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整合。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