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融入意愿     检索到  17304  条相关信息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宗教性、文化性等特点,因此,他们的流动兼具跨民族文化的意义。鉴于民族关系问题的敏感性与复杂性,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中的适应、融入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且极具现实意义。而融入意愿是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社会的前提与重要路径。本文使用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族群比较的视角,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汉族与少数...

作者:李红娟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对于农民工来说,居住证制度弱化了原有户籍管理的桎梏,为其享受常住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制度机会;也为有能力和有条件者打开了获得城镇户籍的通道。但同时应当看到,一方面,申请和颁发居住证都较为容易,但是将其所涵盖的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落到实处,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财力,因而在实践中经常打折扣。另一方面,如果持有居住证就可以获得与市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那么转...

作者:聂伟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构建和完善现代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是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主要对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动态过程、变量过程以及结果变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总结了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国翰 李勇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尤其是要解决好举家迁移农民工及家属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问题。本章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举家迁移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非举家迁移农民工相比,举家迁移者的城镇落户意愿显著提升。在使用倾向得分控制样本选择性偏误、利用CMP方法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且稳健。举家...

作者:聂伟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本章第一节论述农村居民及“农转非”居民的生活感知状况,分别描述两类群体对政策的评价和政策的需求,主要通过教育、社会保险、土地政策等来反映其真实的政策态度。第二节讨论农村居民及“农转非”居民未来发展意愿,分别通过定居意愿与未来生活预期反映居民在不同地区的社会融合问题。

作者:杜巍 车蕾 吕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尽管有研究证实方言技能有助于提升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但这些研究还存在拓展空间:一是以上学者都是将方言技能作为辅助变量或者控制变量进行分析,而不是分析重点,尚缺乏系统的理论解释视角。二是既有研究仅从流入地感知和归属感角度分析了语言对落户意愿影响的中介路径,语言是否会通过其他中介变量(如收入、社会交往、社会认同等)间接影响进城农民的定居决策,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作者:聂伟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首先,本文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定居意愿的分析框架,设置家庭禀赋、家庭流动特征两个变量。其次,本文对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禀赋特征、流动特征及定居意愿的分布进行比较和分析。接着,本文着重探讨家庭资源与禀赋、家庭内部支持、交往与融入、社会风险应对特征对农业转移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现实启示。

作者:车蕾 杜海峰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只有通过一定途径帮助生态移民完成对迁入地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降低其返迁或二次搬迁的概率,使其尽快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社区环境,确保移民搬迁后可以“稳得住”,才能使移民全心全意投入生产,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本文将以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为基础,划分生态移民社会融入的维度,阐述生态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影响其社会融入的显著性因素,...

作者:束锡红 聂君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