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禽流感疫情暴发后,及时扑杀疫点、疫区的染病家禽或疑似家禽是目前控制禽流感疫情扩散和蔓延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梅付春,2011),但也给家禽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Phan 等(2007)认为禽流感疫情使越南传统小农户整体收入平均下降2.1%,于乐荣等(2009)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禽流感暴发一次会使家禽养殖户的人均家禽养殖收入下降65%,人均收入下...
禽流感暴发后,疫区散养户的经济损失平均为41.08元/只,而规模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平均为48.95元/只,国家的补偿标准仅能弥补疫区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疫情损失的24.34%和20.43%,宁夏的平均补偿标准也仅能弥补疫区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疫情损失的27.19%和22.82%,可见,现有疫情补偿标准的补偿强度不足。从第五章可知,疫区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对现有疫情补...
本章主要介绍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及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必要性分析。
本书按照 “疫情补偿政策补偿情况—疫情补偿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疫情补偿政策优化” 来安排文章研究内容。首先,分析禽流感疫情冲击下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构成,建立系统完整的疫情损失评价模型,测算养殖户遭受的疫情损失,进而分析现有疫情补偿强度;其次,从养殖户满意度视角对现有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现有疫情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再次,基于养殖户上报疫情和恢复生产视角...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支农财政和农业技术进步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冲击,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等途径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本章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支农财政补贴、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支农财政补贴提高了农业碳排放强度,但是与资源禀赋相耦合的农业技术进...
本文论述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第一,探讨生态补偿的概念,简要分析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和实践进展,论证生态补偿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如外部性理论;第二,分析生态补偿政策的评估标准,即效率、效果和公平的含义,论证生态补偿的目标或综合评估标准,即生态补偿实现生态保护的效果、效率与公平等目标的理论依据,并综述以往实证研究的结论等。
中国的西部地区不仅贫困问题突出,同时也基本上是生态脆弱区或者环境与资源基础薄弱地区,处于环境退化与贫困的双重困境之中。西部地区为求经济发展的开发活动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现实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源于脆弱生态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受益地区的利益是割裂的。从生态服务流和生态价值流动的角度,我国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建设而受到的福利损失包括发展机会损失理应从受益者...
本文主要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首先分析了现实基础,然后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及制度支持,最后提出了保障措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