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要素价格     检索到  28946  条相关信息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价格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商品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经济运行机制亟须转变。但如何在纵横交织、盘根错节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找到恰当切入点,既能达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初衷,又不致引发社会经济动荡,是决策者面临的核心问题。中国最终确定价格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究其原因在于价格...

作者:苏宏伟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比重渐趋扩大,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且改革红利惠及全国,各区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开始由之前的低水平“人为趋同”转向较高水平的“区域分化”。改革开放之前的近30年,我国一度采取在全国范围内均匀配置工业,试图通过对资源的均衡布局达到各区域共同繁荣的目的,快速消除区域之间的差距。尽管我国确实以极...

作者:苏宏伟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1978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改革,在1985年以前采取了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方针,从1985年开始则采取了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方针。通过十余年改革,一方面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一些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调整了工农产品比价与农产品内部比价,另方面改革了过去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扩大了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定价权,增强了价格管理的灵活性。这些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

作者:王宜智 石刚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物价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标志,各个国家都将控制物价水平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林乐芬等利用传统的福利三角方法对通胀成本进行计算,发现10%通胀水平的成本是国内生产总值的0.3%到1%,后来的相关研究发现,这一方法其实低估了通胀的成本,陈彦斌等估算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认为高通货膨胀会带来较高的福利损失,1996年的通胀率为108.3%,福利损失大...

作者:吴伟伟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按照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力市场既是指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的一个场所,同时也体现了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一种经济关系,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来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机制,体现的是一种基于人类劳动的交换关系。从市场角度分析,劳动者、用人单位、工资及市场组织者是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要素,而劳动的产生是这些要素发挥作用的前...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关键词:

中国目前的小农经济家庭生产方式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与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不相符,除非我们假定中国小农几乎全体“非理性”,而这又明显不符合基本理论逻辑,因此,简单地以分工一词来表达和理解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是不合时宜的。本章将对中国农户家庭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提出以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为主要考量对象的农户家庭人力资本配置方式。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文章分析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经济基础、要素所有者取得要素收入的法权基础。其次,文章主要论述了按要素分配遇到的根本难题。最后,文章指出价格市场化是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主要途径。

作者:敖华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本文介绍到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用来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分析体制、效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政府制定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回顾了全要素生产率及与之高度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梳理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由来、演变、影响因素、测度方法等。

作者:吴乐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