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首先介绍了赤贫苗民的生存困境,其次介绍了近现代国家的基层治理,最后介绍了三节苗人办学与现代民族教育启蒙的状况。
受经济恢复与增长的拉动,2010年拉美国家的各项社会指标呈好转态势:贫困率和赤贫率持续下降并恢复到,甚至好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除个别国家,拉美总体收入分配状况有所恢复和改善;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力市场发生积极变化——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但受名义工资下降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多数国家的实际工资出现下降。拉美国家的社会治理仍不容乐观。过去10年间,腐败问题...
本文回顾了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发展合作和就减贫和消除贫穷达成全球共识方面日益重要作用的演变。报告审查了发展金融机构,特别是世界银行集团在发展中国家努力减少赤贫方面提供的支持。
利比里亚是非洲唯一未被殖民化的国家,也是美洲和北非获释黑奴的家园。利比里亚采用民主式的国家治理,政治中心为首都蒙罗维亚。利比里亚由十四个州构成,国家由单一制政府进行管理。国内资源丰富,但经济实力不强,为典型的二元经济。腐败问题导致了国内赤贫现象,以至于今天的国民和国家都遭受痛苦。人类和社会发展是当前领导班子的一大重点任务,但社会中大规模的腐败现象使得领导系统...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拉美地区社会形势保持了持续转好的势头。但2014年拉美地区经济增长低速徘徊,社会发展形势受到明显影响,自危机以来的恢复步伐放慢,表现为:失业率水平继续下降,但就业乏力,劳动参与率下降;社会贫困率总体保持稳定,但赤贫人口有所增加,返回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仍然突出;受财政赤字上升和多国大选形势的影响,社会支出水平增长步伐减...
本报告所研究的是夏县农村地区儿童抚育成本问题,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收入水平才能将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维持在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上。现在,我们国家尚没有这样一个标准。虽然我们有国定贫困线,但它是一个赤贫线,在实际应用上将导致很多人,特别是儿童被排除在贫困群体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减少儿童贫困的战略规划。从国际来看,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贫困的理解...
自20世纪初以来,国际扶贫中退出机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章以拉美国家的CCT计划为例,分析了扶贫战略中的退出机制,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主要借鉴经验。第一,在国际扶贫中,退出战略的真正含义在“退出贫困”,而不仅是 “退出计划”。第二,来自拉美国家的经验表明,退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慢性贫困和赤贫家庭来说,短期内达到计划退出门槛并不意味着永久脱贫...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