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边疆康区     检索到  49201  条相关信息

我国边疆地区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坐落在边疆地区的乡村拥有原始的自然风貌,也有融合的跨文化特征,使该地区的乡村旅游独具特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地区。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边疆地区乡村旅游出现越来越丰富的新业态,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不断繁荣发展,促进民生、就业等,对构建和谐边疆做出了较大贡献。本文界定了边疆乡村旅游的范围,分析了边疆地区乡村旅游的特征,并以临沧市...

作者:明庆忠 邓杨夏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中国西北跨国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可分为基于生产的生计知识、基于行为规范的组织管理知识、基于社会互动的交往知识、基于信仰的宗教知识四种类型。其特点则表现为原生异质性、多元融通性、体系稳定性、持久延续性。其功能则表现为:“居边”——保障跨国民族在边疆安居乐业、“通边”——保障边疆各族的经贸往来、“融边”——保障边疆各族的文化交流、“识边”——加深边疆边疆人的自我与...

作者:王悦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本章主要叙述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安置场经济发展品牌战略,一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安置场的发展优势,二是归侨安置场经济发展品牌战略思考,三是“侨”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品牌战略思考。

作者:李雪岩 龙四古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清代以来,随着西北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咸同以来西北地区边疆危机的加剧,西北边疆地区内地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内地化程度也逐步加深。历史上西北边疆地区内地化进程,就是中原地区与边疆民族地区不断融合和交流的过程,是西北边疆地区经济与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央政府不断加强西北边疆治理的过程。探讨历史上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内地化进程问题,是理解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

作者:杨军民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2018年4月14日,“多学科视角下的边疆法政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边疆法政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与西南民族大学边疆法学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会议收到关于边疆法政的学术论文近二十篇。与会专家学者围...

作者:杨华双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把这种条件保护好、改善好使之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居住生活和从事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是建设美丽中国、打造宜居边疆的应有之义。中共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从战略上全面部署了党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其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新时...

作者:段昌群 吴学灿 李唯 刘嫦娥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云南沿边境地主要贸易口岸以及民族文化旅游城市逐渐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边境贸易和民族文化旅游,伴随着边境贸易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云南沿边境地主要贸易口岸和民族文化旅游城市开始出现一个特殊的“境外流动人口群体”,即以境外商人、跨文化交流(含旅游)和“三非”外国人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现这个特殊的“境外流动人口群体”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他们在促...

作者:何跃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接壤,有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造就了广阔的边疆地区。我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边疆省区,为此,这些边疆地区也被称为边疆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既是国家地理上的边缘之处,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更是多元宗教文化的交汇之所,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诗·大雅》:“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国历代统治...

作者:青觉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