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闽南救火会     检索到  48834  条相关信息

清末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已引起学界高度重视,研究成果较多,侧重从宏观角度论述其“反帝反封建”的阶级性质与意义,较少关注背后的地方性与社会网络,以及与晚清自治的内在关联,并较少置于地方发展脉络中考察。本书将以1909年天安寺事件为例,探讨1908年《结社集会律》颁布后,闽南救火如何发动群众,取得交涉的胜利。它与社会变迁有怎样的潜在联系,折射地方权力变动?在...

作者:徐文彬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罗威廉通过对汉口的研究,指出:“晚清帝国在总体上既没有能力,也不想直接控制中国社会的日常运作工程,相反,鉴于实施一系列俗世统治的需要,国家反而依赖各种各样的外在于官僚体制的社团组织。”民国时期“国家始终没有足够的物质力量去履行职责。结果在短时间里,反而为精英或地方政治权威的势力拓展了范围”。福州情况类似,救火作为民间社团,不仅承担起都市消防之责,更积极参与...

作者:徐文彬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一旦制度整合的速度滞后于结构分化的速度,就造成社会结构的紧张与失衡”。民间组织则能弥补制度的缺陷,替代政府职能,缓解压力,救火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本文将考察福州救火的发展脉络,分析国家力量与其发展的关系、新旧民间势力如何交替嬗变。

作者:徐文彬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根据1935年内政部警政司的统计,在北上广等38座城市,救火共310处,但实际远不止此,救火遍布大江南北,数以千计。那么相较其他地方,福州救火有怎样的区域特色,在全国居于怎样的地位,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徐文彬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作为民间组织,救火影响巨大,除外部环境外,还得益于内部运作,其构成如何?以何种途径筹募经费?如何组织管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逐一分析,以期能从内部视角,加以考察。

作者:徐文彬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来源:云南日报发布时间:2019-12-10
关键字:脱贫攻坚 救火队长 吴国良

本书运用文集、方志、报刊、档案等多种史料,结合田野调查,从近代以来福建省福州市的自然环境、市场网络和民间宗教、地方权力等角度, 探讨近代福州市民在社会变迁和局势动荡情况下,如何自我调适,应对灾害,以说明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的嬗变、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

作者:徐文彬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总之,本书以福州救火为例,探讨明清以来,民间力量如何自发组织,应对灾害。阐释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传统祭祀组织自我调适,嬗变为救灾组织,与各种力量相博弈,拓展功能,实现社区自治。除置于地方脉络考察外,本书着眼全国,将福州救火与京沪等地同类组织相比较,从而既能把握区域特性,又能透视更加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问题。对福州救火会这一经典个案的多维度考察,不仅有助于...

作者:徐文彬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