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非银行金融机构     检索到  32164  条相关信息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部门中非银行机构的发展情况,分别从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李扬 王国刚 王松奇 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自1959年12月成立以来,美洲开发银行已经成为拉美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其组织结构特征确保了拉美成员国的话语权。近年来,美洲开发银行引导私人部门更多地参与社会发展项目,并增加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贷款,表明其支持重点正在从消费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中国认缴股份占比不高,但在扶助弱小成员国方面的作用突出。

作者:张盈华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本文介绍了融资担保行业、消费金融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银行机构的普惠金融实践。

作者:王雅俊 宫尧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界定;其次理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经济功能和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满意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福利影响三个方面构建本章理论分析框架。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新一轮农村金融的增量改革,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初步形成了适度竞争的多元化、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本章主要是在清楚本文的研究背景、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归纳总结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研究思路和构建技术路线,进而安排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凝练出本书的创新之处。

作者:牛晓冬 罗剑朝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除银行业机构外,为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各类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进一步丰富普惠金融的机构体系,增加普惠金融供给。2006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采用“增量式”改革路径,推动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经过11年的发展,村镇银行已成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三农”、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7年末,我国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562家70270864。村镇银行在山东经过了3个阶段的发展,数量居全国之首,对振兴山东乡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17年,村镇银行在山东形成以下特点:村镇银行数量达126家,数量居全国首位;中国银行成...

作者:孙国茂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2018年“中央一号文”提出:“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要发展乡村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持,村镇银行正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供给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已达1616家,覆盖全国1286个县,县域覆盖率达到70%,已成为普惠金融的生力军,为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

作者:孙国茂 李宗超 闫小敏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