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探讨了城乡关系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指出了城乡关系中必须改革的几个方面。
本文回顾了2004年城乡低保工作现状,探讨了关于城乡低保制度未来发展的一些争论,预测了城乡低保制度未来发展。
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以及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再思考。
“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民增收问题。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衡量标准,不仅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更重要的是看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同时,农民收入问题,不应看短期的因素以及一些应急的措施导致的增长,而要看长期、深层次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的矛盾,“三农”...
文章首先介绍了城乡社会救助的意义及发展历程。其次,文章分析了城乡社会救助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对2 1 世纪城乡社会救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和引擎,中国小康的初步实现和城镇化加速期已经来临。本文分析了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差距和拉战、潜力和机会;提出了提升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战略对策。
本章所使用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的调查数据。在城市分析中,我们使用两种收入的概念,一种是职工的现金总收入,另一种是标准工资收入,而不用前面定义的包括财产、按市场测算的房租等在内的家庭可支配收入,通过个体性的货币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可以分析个人社会特征对收入的影响。在农村方面,我们仍采用家庭可支配收入进行家庭收入函数的分析。收入函...
为了解与把握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城乡居民的目前状况与未来预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社会意识与社会流动课题组”于2002年3~8月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抽样问卷调查(抽样框的设计采用了区分城乡两个区域的概率成比例方法)。本文是这次调查中有关城乡居民社会态度、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方面的分析结果。
工商业几乎是与农业同样悠久的谋生领域,因而它们在文明史中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怎样发展,对城乡宏观经济的作用如何。农家工副业和交换活动最初是为了满足直接消费需要。农民经济是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农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无论怎样,农民家庭也不能生产全部需要,农户之间调剂余缺是最初的交换活动。在农民家庭,分工仅仅依据性别、年龄,农民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于一身...
本文首先介绍了非正规部门与城乡就业矛盾,分析了中国非正规部门的现状,提出了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政策选择。作为资源相对匮乏、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面对中国城乡就业的矛盾,城市政府不应当从计划经济的理念出发,通过“加强管理” 、人为限制甚至清退外来工的办法来增加城镇人口的就业。
战略衔接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