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独立成市”既是一种新的规划理念,也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新的战略,这意味着卫星城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与特大中心城市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是成都市卫星城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本文对2010年以来成都卫星城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得出了近五年来卫星城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效:经济总量增加明显;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资源优势...
目前,中国全体国民正在形成老龄社会的观念,对自身老年期的应对准备意识逐步提升,年轻人对昭示自身未来生活的当代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关切日益增强,这是世界第一老年人口大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前提。2015年,综合反映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幸福感指数为60.8%,比2000年的48.8%提升了12.0个百分点。这说明,当代老年人也就是1955年以前出生并存活的老年人,他们是中国史...
新时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家庭关系有一些属延续性问题,比如:女性、高龄、农村老年人依然是贫困多发群体,老年人依然在竭尽所能地为子女付出。但也有一些发生明显变化,比如:低龄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提高,成为重要潜在人力资源和消费力量,也是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带动者、示范者和先锋力量;老年人的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子女数量减少,家庭关系趋向代际平等和协商;父母与子女同住意愿仍然强烈,但与子...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寿命质量并不乐观。约三成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其中,城市、男性、低龄、文化程度较高、有配偶、非独居的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更好。但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比例较高,近七成、约一半、约六成的老年人听力状况和牙齿状况不好、疼痛感较为严重。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参加了体检且从不吸烟、喝酒和服用保健品,但是也有约半数的老年人从不锻炼、睡眠质量不高。老年人基本全部享受社会医疗保险,但...
在少子化、家庭规模小型化背景下,失能老年人家庭亟待社会提供有效的照护服务资源支持,否则,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将演变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我国老年人的失能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2015年仍有4.2%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生活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失能风险。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突出,但其经...
老年人经济状况不但关系到老年人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掌握我国城乡老年人的收入和消费状况意义重大。从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城乡老年人收入平稳增长,差距不断缩小。城乡老年人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热点不断形成。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再就业条件有限、产业发展滞后等因素,制约了老年人收...
自1990年以来,中国老年在业人口的数量快速增加,以低龄、健康老年人为主,性别差异不断缩小。同时,老年人口的在业率呈现东-中-西依次降低、农村显著高于城市、以初中文化为分界点向高和向低递减的特征。独居老年人口的在业比例低,仅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口在业比例高,子女“啃老”的城乡老年人口在业比例高。80%以上的老年在业人口从事农业劳动,主要通过非正式支持获取工作,在职业层级中...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宜居环境建设作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受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本报告主要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是老年人住房呈现房屋面积大,但产权拥有率不高、各项设施覆盖率低且城乡差异明显的特点;二是老年人对住房条件和社区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三是老年人跌倒地点以屋外为主,且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及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跌倒的比例更高...
本报告利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老年人公益活动参与情况、老年协会活动评价状况及政治参与状况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结果发现,现阶段:近一半的老年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且以邻里、社区活动为主,超过一成的老年人参与了公益活动组织,以文化娱乐组织为主。大部分老年人对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较为满意,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希望老年协会多开展诸如学习/...
法律是权益的保障,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状态,中国的老年人保障正在由德治、孝治向法治、孝治、德治相结合转变。我国政府在建设年龄友好型社会、增加老年人社会优待方面做出诸多努力,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伴随老年人拥有的财富增多、代际交换趋利性增强、老年人社会参与增加等,老年人受到权益侵害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老年人的权益保障状况、维权意识和维权方式存在较大差别...
战略衔接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