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再生贫困

1984~2020年全球关于气候灾害历史统计

本附录分别给出全球、“一带一路”区域和中国三个空间尺度气候灾害历史统计数据,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其中全球和“一带一路”区域气候灾害统计数据始于1980年,中国气候灾害统计数据为自1984年以来的数据,相关数据可为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研究提供支持。

作者:翟建青 谈科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代际间流动特征与代际收入流动影响因素

本文首先介绍了代际间的“双重流动”特征和继承性流动模式,然后介绍了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最后介绍了提高代际收入流动的政策研究。

作者:覃毅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流动与返乡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需求的代际差异

当前学界并不缺乏农民工群体代际差异相关主题的研究,但是既有研究成果中,在双向度城镇化背景下,针对流动农民工群体与已经返乡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需求代际差异问题展开全面分析的较少。为此,本课题组一方面展开对泉州市、厦门市与福州市三地新老流动农民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借此辨析流动农民工群体及其在流入地社会保护需求的代际差异;另一方面,对龙岩市、南平市与三明市三地已返乡农民工群体...

作者:沈君彬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权利救济的政府责任

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公民的权利可能会陷入“非常态化”的法律“真空”状态而被侵害,而且被侵害的权利更多地关涉到了人权范畴,而人权的义务主体由普通权利与义务主体的互为指向的对等关系转变成了单向义务对象主体——政府,因为人权是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正当要求,也是所有社会公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与正当行使的限度。所以政府就必须对因危机事件可能被侵犯的公民权利承担起救济的责任,规避履行责...

作者:王淑荣 华昉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司法裁判视域中的优生选择权:性质、主体及救济

作为基本人权的生育自由,不仅彰显个人自治的宪法价值,而且具备私法层面的救济效力。司法裁判领域新兴权利诉求的优生选择权在性质上宜界定为一项人格利益,医疗机构在产前检查中负有诊断及告知义务,我国现行法上存在请求权基础规范。优生选择权的主体是指孕妇及其配偶,不包括缺陷婴儿在内。认定医疗机构的责任比例,应考量其对损害结果的过错参与度和可预见性。优生选择权受到侵害后的损害赔偿责任...

作者:张建文 高完成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及返贫防控有章可循——基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调研材料

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的攻坚年,作为“三区三州”之一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教育扶贫和返贫防控工作已经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经验。2020年1月份,研究团队受中国教科院委托到该州临藏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出当地经验。调研发现,该州的教育扶贫及返贫防控经验对“三区三州”地区的扶贫攻坚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适用于情况相似的临近藏区。

作者:赵晋琳 李凯 李兴敏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状况

本研究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具体包括学习、社会参与、家庭及贫困状况、生活经历等方面,对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发展情况和在校大学生的返乡就业创业意愿及政策期待相关数据做了描述性分析,探究返乡就业和创业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从个体特征、家庭资本、人力资本、学校资本四个角度出发,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大学毕业生返乡行为、创业行为和在校大学生的返乡意愿、创业意愿...

作者:蒋承 罗尧 吕海培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代际支持、时空压缩与城市化模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郊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与青年群体的婚居模式及职业倾向的剖析,提出时空压缩背景下就近城市化的解释与分析路径,并反思其内在的运行机制。苏州郊区农村老年人的高度独立性与代际支持,凸显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阶层维持的生活意义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年群体的“两家并一家”婚居模式。在这种阶层面子观的驱动下,青年群体教育分化带来了职业分化,同时出现了高消费型生活...

作者:沈迁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