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政策研究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政策研究

河南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 带动能力逐步增强,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品牌优势更加突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订单双方的法律意识,实施农产品标准化, 完善农产品收购验级制度。

作者:生秀东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产业供给无法充分满足产业需求的矛盾。“九五”、“十五”以来,四川省三类产业对GDP的贡献一直呈现“一、三产业小,二产业大”的格局。工业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是近几年持续不断的话题。这无疑使四川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国民经济运行中问题较多,投资集中于技术需...

作者: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四川大学联合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2008年中国经济展望及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多数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金融领域改革进展顺利,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善。2008年在世界经济稳中趋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有可能出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2008年应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

作者:王长胜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体上看,要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从稳定需求特别是股市需求的角度出发,调低2007年初计划的货币供应量。抑制经济过快增长,要重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的三个原因:一是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是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二是房地产供不应求是房地产投资反弹的重要原因;三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快速增长是相应投资反弹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泊溪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7~2008年

从宏观经济指标来看,2007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6年的强劲扩张趋势,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2008年,实际GDP增长速度将向潜在GDP增长速度回归,使得实际GDP水平相应向潜在GDP水平回归。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2007年与2008年国民收入相对缺口不会过度偏离零基准状态,在波峰年度2007年达到极大值后将向零基准收敛而排除总体经济过热危险;资...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当前农业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建议

2007年中国农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农产品需求明显增长,而农产品供给增长受到的资源约束更加显现,部分农产品供求关系性质改变的可能性上升。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已列世界第六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农用地及农产品供求关系均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新的农产品供求形势下,要平衡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恢复和提高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回落,保...

作者:张晓山 李国祥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当前财政经济运行情况与财政政策选择

2007年1~8月,中国财政经济运行的特点是:流转税增速比较平稳,所得税和小税种增速较快;重点支出增长较快,公共财政特征进一步凸显。从近期的走势判断,供给的推动作用、需求的拉动作用均较强,体制的潜能继续释放。当前经济运行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资产价格不稳定问题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调控压力进一步加大。下一步财政政策选择的总体...

作者:杨远根 赵倩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非政策的三种转变

国内外研究当代中非关系的著作一般偏向于两个极端。中国学者习惯于强调其一致性,忽略其调适与变化。外国学者则过分强调中国对非政策的阶段性及实用性,忽略其连续性。笔者个人认为,中非关系实际上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连续性表现在它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平等相待、尊重主权、共同发展。其阶段性则表现在不同时期中非关系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非政策就因...

作者:李安山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