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的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性别平等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将“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作为12个关切领域之一,并提出了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的策略措施。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妇女平等享有政治权利的法律政策,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其落实。本章在简要回顾1995年以来妇女参政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与参政情...
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是将性别平等纳入宏观社会发展主流、促进男女平等地分享发展资源与成果的重要保障。一个国家是否具有不断完善的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是判断其是否真正重视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重要标志。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将“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作为12个关切领域之一,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和策略措施。作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被认为是“妇女赋权”的纲领。在《行动纲领》中,性别不平等没有被孤立地看作“妇女问题”,而是被视为建设一个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唯一途径。为此,《行动纲领》吁请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民间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在下述关切领域采取战略行动:妇女与贫困、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妇女与环境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与国际国内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密切相关。1995年以来,联合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伴随多国合作在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的逐步扩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角色与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对妇女的负面影响方面、在发挥妇女...
根据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儿童权利公约》)的定义,女童指18岁以下所有女性。女童在身份上既是儿童又是女性,在大多数文化背景中,她们既因儿童阶段特有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而处于弱小地位,又因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文化结构受到压迫。与男童和成年女性相比,女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
近年来,老年人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年龄群体,几乎所有地方老年妇女的人数都超过了老年男子,由于生存处境受到一生所积累的劣势影响,很多专家学者指出老年人的问题就是老年妇女的问题。国际社会针对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积极地制订行动计划,更将“老年妇女”列为要予以特别关注的群体,强调必须从个人生命周期这一更广的角度理解老龄对女性与男性影响的差异,指出在所有政策、方案和法律中保证纳入性...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将国际准则、国际框架、国际指标等话语体系引入中国,全面影响了中国妇女的生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妇女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宽,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途径、方式和流动模式更加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主要是以“打工妹”的身份出现,主要就职于几个经济特区的出口加工业,年轻、未婚、打工赚钱是她们的...
2015年3月9~20日,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Commission on Status of Women)第59届会议在美国纽约召开,会议回顾了自1995年在中国北京召开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20年来全球妇女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就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借此机会,我们——一群致力于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的民间组织工作者与研究者——呈上此声明书,呼吁中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完...
通说认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没有创设任何新的权利,其目的是确保残障者能够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国际人权法已然确立的一切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根本目标之一是消除一切基于残障的歧视,促进残障者平等的社会参与。本文以《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对“歧视”的定义为起点,结合目前已有的反歧视立法,探讨“歧视”这个概念在法律中的意涵...
如何认识和叙述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建构,文化视角的残疾研究注重解构文化价值中的偏见与歧视。本文对历次全国自强模范的形象进行内容分析,包括数量、性别、年龄、类型及叙述方式。自强模范的个人与社会特征体现为男性残疾人占据主导,年龄主要分布在20~50岁,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是主要残疾类别,其他类别则几乎不存在。自强模范所呈现的励志形象,身心二元对立、忽视残疾人权利,缺乏主...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