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知书识礼”的扬美人,对文化教育事业向来比较重视,当地历史上出现过众多“进士”(捐班)、举人,令不少扬美人引以为豪。与周边地区的农村以及城镇相比,扬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其业余文化生活也较为丰富。
扬美古镇是当地有名的“经济发达地区”,一些扬美人亦由此认为他们镇上(村里)的婚配形式“比较科学”,而他们的亲属关系看起来也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加亲密”。或许是因此之故,世代生活在“族群孤岛”里的扬美人,都尽可能保持汉族人传统的婚配形式和亲属关系。
事件是城市更新、区域旅游推广的重要形式,同时也充当了文化符号重构的载体。本文以“西关小姐”评选活动为例,解读在区域经济诉求的驱动下,文化符号被重新阐释、重组和再生产的过程,并分析呈现其中的传统与现代、地域与非地域、文化与市场、记忆与再现等多对关系。本文表明,事件重构文化符号的过程需要相关群体的积极参与,需要本地居民的积极配合,同时,事件策划者与本地居民之间的...
扬美古镇一带地区为多民族杂居地区。此一地区的世居民族,主要有壮族和汉族,另有部分瑶、苗、仫佬、侗、毛南等少数民族人口居住。作为一块汉族“飞地”,扬美古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加之其族群内部各姓人家的“来源”比较多样,当地的族群关系相对复杂。
亦村亦镇的扬美古镇,虽然曾经有过繁盛一时的商业经济,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实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乡村社区。与中国其他农村地区一样,在经历了20世纪跌宕曲折的社会转型之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当今世界,着力于打造“文化名镇”的扬美古镇,其社区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广义的乡村文化是指乡村和农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包括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讨论的文化是从狭义的角度,限定在精神和非物质的领域,包括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精神领域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以及体育等生活领域的文化。凤岭村属于典型的客家文化区域,虽然近代以来其文化受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但仍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