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老农”     检索到  177  条相关信息

上一章对研究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方法。接下来两章将用制度变迁中的主体互动理论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过程;二是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多元互动关系是怎样的。上文中曾经提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老农保时期(1986~2002年)和新农保时期(2002年至今)。本章主要研究...

作者:王成程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老农”在中国古代农业政策发展史中具有重要价值,承担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古代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拥有者,也是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推广者,还是乡村文明风貌的引领者。“老农”作为重要的社会治理力量和乡村发展动力,被写进中国古代众多朝代的律法中,并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模式———“老农”治村和“老农”务农。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农”面临诸多挑战,并陷入一...

作者:萧子扬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上一章主要讨论了老农保制度的变迁过程以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多元互动关系,并分析了老农保制度失败的原因。经过对老农保的清理和整顿,国家总结了老农保制度的得失,并继续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道路。本章主要讨论新农保制度的变迁过程,影响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因素,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多元互动以及新农保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成程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篇首先介绍老农保发展历程,并指出存在的困难,然后分析了建立符合农村现实情况的新农保制度是大势所趋,总结了“宝鸡模式” 对陕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在全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作者:聂翔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两个阶段:“老农保”制度的建立与停滞阶段和“新农保”制度的诞生与发展阶段。本书基于主体互动的视角,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三个主体的多元互动,以及主体互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书指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成程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老农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农村其他保障项目及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并存。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这种城乡社会保障多制度、多项目并存的现象可能会长期存在。与此同时,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也造成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农民工及失地农民等群体的养老保险关系需要转移与接续。鉴于此,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制度的有效性、健全性...

作者: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五保供养制度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正式的国家制度创立,建立了“老农保”制度。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要求我国尽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民养老的目标。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解决城乡居民养老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养老...

作者:叶金国 罗坤 韩珍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本章是本书的附录,附录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作者:邹东涛 李欣欣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