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乡镇人大     检索到  16083  条相关信息
来源: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

乡镇政权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三者关系整合上,应该依据“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乡村权力结构;在县、乡、村关系的调适和“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上,依据农村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要求,实行“乡镇有限自治”。

作者:吴理财 出版时间:2003年02月

尽管数据统计的口径和时间不同,但共同的结论是,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职能不清,管理混乱,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认真搞好以乡镇村管理体制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使农村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的需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吴崚 张庆忠 王松霈 程春庭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本文阐述了乡镇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如乡镇职能转变不到位;乡镇机构设置落实不到位;乡镇超编人员分流不到位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应以竞争为重点, 改革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改革乡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实行“ 两票”直选初步候选人;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乡官” 竞选;改革乡镇行政体制, 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交叉...

作者:孟白 孟白茹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河北发展,不仅是“人大尽责”,而且要“人人尽责”;或者说,河北发展必须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这看似一个非常普通朴素的观点,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实则是体现“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

作者:汪鹏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研究梳理近年来湖北省各级人大以监督权促乡村发展的探索,对地方人大在监督权运用中出现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可依、监督主体缺乏主体意识等问题提出健全监督法律法规、增强人大监督主体意识、理顺“一府两院”的关系、加强人大机关自身建设、规范监督过程和程序等改进措施,以协调乡村振兴中各相关主体之间利益、需求,营造团结稳定、文明和谐的政治局面。

作者:楼笛晴 陈刚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做好人大工作,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党委加强领导,二是靠人大常委会自身的努力,而党委的领导则起着保证作用。其关键是怎样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阿什老轨 出版时间:2001年04月

本文思考基层人大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间的关系,通过规范化制度、转变角色意识、学研结合等加强基层人大队伍建设,同时对机构建设缺漏、会议质量与行政效率、明晰履职责任主体等问题进行反思,争取通过对政治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权力机关等的建设完善基层人大职能发挥。

作者:楼笛晴 陈刚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