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企业效率     检索到  55764  条相关信息

本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集中探究乡镇企业制度变迁的逻辑。我们先指出中国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事实,这也是乡镇企业所面对的最大的环境变化。它不仅带来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力变化,而且引起了相关主体的利益变化。我们接着分析其中两个影响最大的利益团体,即社区政府和企业经营者。二者之间的博弈构成了乡镇企业改制的直接原因。再加上乡镇企业自身的效率问题,其改制就成为一种必然。最...

作者:谭庆刚 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显著特征是长期实行平均主义色彩浓厚的“低工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演进的总体趋势是市场化,以持续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为主线。但是,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经济发展战略引领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双重作用,近年来国有企业薪酬改革在强调企业效率的同时,更多地突出了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导向。总体而言,...

作者:常风林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本文基于对效率和公平含义的界定和实现条件的分析,梳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相关论述,结合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之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变化,对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展开讨论。

作者:武鹏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文章首先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效率激励功能,接着研究了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性障碍。最后,文章详细论述了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

作者:任保平 白永秀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本文分别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维度分析了吉林省经济运行中的效率问题,发现:随着资本的不断深化,吉林省资本和劳动的效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规模效应递减的问题,因此,针对吉林省实际情况给出了提升吉林省经济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作者:孙志明 修静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运用了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抗交叉评价法对2008年我国西部12个省区市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设计了“弱标准指数”(WSI)对传统的DEA模型评价值和对抗交叉评价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标准指数”(SI)作为评价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指标。最后,根据各地区的SI排名情况,对中国西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给出了综合性的分析评价结论。

作者:柴华奇 宋德强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本文主要描述了对中部地区制造业生态效率的研究,包括:一、引言;二、相关文献综述;三、中部地区制造业生态效率研究方法;四、实证分析;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作者:吴传清 董旭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2019)》选取了293个地级市作为政府效率测度样本。它们包括我国所有设区地级市(西藏的那曲市除外,因为它于2018年5月成立,其相关数据不全),来自六大地区,其中华东77个、中南81个、西南37个、西北33个、华北31个、东北34个。2019年中国地级市政府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及权重、测度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测度样本名单参考附录...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