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传统技艺类     检索到  33386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介绍了2013年我国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研究情况,保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作者:陈熙 杜保兴 徐艺乙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201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继续向前稳步推进,这一年,国家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部分省份也相继推出各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非遗传承人名单,其中的传统技艺依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者:陆晓佳 徐艺乙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传统技艺是造物的文化,人类在乡土情境中通过“造”的行为串联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群,赋予物以意义。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探讨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实践问题,以武陵山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土家族传统技艺西兰卡普为例,以“记忆—空间”为识别主线提取西兰卡普的文化记忆要素,归纳总结西兰卡普文化记忆体系包括文化记忆表征、文化记忆场...

作者:陶慧 王哲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本文基于传统技艺的内涵、功能和特性,提出了乡村传统技艺分类体系,并分析了其分布特点。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总结了乡村传统技艺旅游利用的现状与困境,并提出乡村传统技艺旅游利用的优化路径,即以乡村传统技艺旅游者文化体验为核心,通过旅游不断实现乡村传统技艺的文化再生产、再传播、再呈现,构建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传统技艺保护与利用方式。

作者:时少华 刘志华 孙媛媛 杜汇芳 李悦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在当前传统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国形成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针对名录建设,建成四级名录体系;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基本工作标准;针对传承机制,开展多种实践方式;针对展示平台,开展大量展示活动;针对生产性保护的需要,建设生产性保护基地。今后,诸多问题仍要以此为基础,经过反复实践再行开展保护工作。

作者:陈琛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游牧并不是自由散漫、漫无边际、没有计划地移动,而是有自己的一套传统的组织管理游牧的知识体系或制度。传统哈萨克族社会,牧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是在氏族部落头人的统一安排和指挥下所进行的一项集体性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利用牧场,以及协调好人、草、畜之间的关系。所以游牧的组织管理知识属于游牧知识体系的制度层面,是一种大家都认可和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的目的是让公共性资...

作者: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关键词:

2014年,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进入新的十年,保护工作多措并举,不断深化。随着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我们对传统戏剧类非遗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更新,促使我们调整政策、完善措施,进一步保护和发展传统戏剧。

作者:李惠 康保成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报告厘清传统村落定义,分析传统村落的价值与保护意义,并通过田野调查所获一手材料对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进行梳理。报告认为,中国已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大批古建筑得到及时修复,传统村落消亡速度减缓。然而,传统村落保护仍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消亡迅速、村民改善居住条件与村落保护矛盾突出等困境。未来,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纳...

作者:“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