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我国公益性组织小额信贷起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利用国际援助资金开展的一系列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这些项目不但在扶贫事业中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对我国扶贫模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制度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的管理能力低,管理制度也不完善,这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小额信贷组织出现的严重问题,包括频繁发生的员工欺诈、拖欠以及由此带来的惊人资产损失大都与此有关。对某些小额信贷机构而言,管理的因素甚至是第一位的,比宏观政策和资金还显得重要。
政策问题将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在那里将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回答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本文只是从已有的金融政策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方面做一些简单的评述。
除了部分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信贷服务,目前我国的小额信贷总体上还只是小额贷款,不包括其他金融服务,如储蓄、保险、支付等。本书讨论的小额信贷是指向贫困和中低收入人口以及微小企业提供的小额度贷款。
小额信贷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最重要的援助型扶贫项目。本文主要讲述了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独资经营管理的社会企业———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及其社会效益。中和农信已经具备了自我造血的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初步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正在以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奋进。
即使是争取捐赠和优惠贷款,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也必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治理结构等健康发展所必需的素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