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上一章我们谈到,利用产权交易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是,当有多个市场主体时,仅仅依靠产权交易很难有效解决外部性。我们把所有消费者必须消费相同数量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外部性,而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很难实现公共物品的最优配置,这时候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配置公共物品。在这一章,我们主要阐述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公共物品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
本文围绕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特别是理查德·斯科特的制度合法性机制理论,深入探讨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设计、实施效果及其背后的合法性机制。文章首先回顾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历史沿革和制度变迁,指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着多重影响因素,包括制度设计、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因素等。接着,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制度合...
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一套具有一定全国代表性的农村社区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农民需求偏好及投资意愿的考察,以农村道路建设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与农民需求满足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由村庄自筹的供给模式与农民需求偏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完全由上级供给的模式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
本文主要归纳了已有文献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农村税费改革、“一事一议”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以及涉及这几个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普遍为如何设计村庄公共物品最优供给制度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多样化供给。但绝大多数针对中国村庄公共物品的经验研究主要使用特定地区的村庄调查数据,不具有一般性;且西方经济理论...
本文总结了中国村庄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研究的总体框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农村比较突出,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村庄公共物品的建设。因此本研究重点讨论中国村庄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立足中国村庄特征、全国范围样本,探寻符合中国现实的村庄公共物品配置模式,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总量...
本文为书《何以公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合法性机制探究》的研究总结与展望。研究认为,合法性机制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规范合法性是增进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绩效的新路径,文化-认知合法性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有效实施的深层保障,制度合法性机制显著促进人们的公共物品供给参与意愿。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