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一套具有一定全国代表性的农村社区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农民需求偏好及投资意愿的考察,以农村道路建设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与农民需求满足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由村庄自筹的供给模式与农民需求偏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完全由上级供给的模式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
扩大农民消费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态势严重。其原因主要是由长期的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造成的,有较大力度的惠农政策还不多,农民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水平也低,教育负担、医疗负担沉重等。扩大农民消费主要应通过继续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此外还应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本章主要从微观层面讨论在社会变革中,农民行为的特征,另外研究关于闲暇性质的核心假定,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已经成为一种能为农民带来正效用的正常商品,并提供经验证据对此进行说明。
本文从农业技术用户的角度分析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传统途径以及在学习和应用农业新技术中存在的困难,反映出贫困地区政府农业推广服务缺位的问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有偿服务表现出了较强烈的支付意愿,他们甚至愿意为培训付一定的费用,这将为农业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提供启示:在贫困地区应采取有效的战略和措施,实现农业技术供给的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的有机结合。
农民自愿联合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希望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他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需求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本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需求的内涵,并从产品特性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生产资源因素、组织资源因素以及地区特征因素5个方面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随后,本文利用浙江、四川、黑龙江3省...
本章从对江苏412个农户家庭进行的问卷和实地走访调查的资料人手,对于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合作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由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刺激和农户自身增收的内在冲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民具有重新组织起来,进行联合、共同合作的需求与动机;由于受传统体制和农户自身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成本高昂;在...
农民就业和创业都离不开职业培训。农村职业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农村各种实用人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民最关注农村职业培训的直接效应即培训结果的显效性和培训内容的实用性。通过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经升学转出的农村人口和经职业培训后的青年进城,乃至职业培训后回到农村继续务农,都可以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有利于提高城乡人口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简要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论述了中国消费需求问题:增加公务员工资、提高3条保障线水平;增加教职人员工资;增加农民收入等。接着分析了关于需求不足与结构调整等。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