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检索到  43736  条相关信息

本文围绕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特别是理查德·斯科特的制度合法性机制理论,深入探讨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设计、实施效果及其背后的合法性机制。文章首先回顾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历史沿革和制度变迁,指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着多重影响因素,包括制度设计、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因素等。接着,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制度合...

作者:温莹莹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一套具有一定全国代表性的农村社区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农民需求偏好及投资意愿的考察,以农村道路建设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与农民需求满足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由村庄自筹的供给模式与农民需求偏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完全由上级供给的模式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

作者:邓蒙芝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上一章我们谈到,利用产权交易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是,当有多个市场主体时,仅仅依靠产权交易很难有效解决外部性。我们把所有消费者必须消费相同数量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外部性,而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很难实现公共物品的最优配置,这时候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配置公共物品。在这一章,我们主要阐述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公共物品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关键词: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受到具体合法性机制要素的影响,不同的合法性机制通过影响人们在集体行动中的逻辑,最终影响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不过,笔者始终关注的是个体层面的集体行动逻辑,在调查研究中,笔者观察到,超越个体层面的群体结构视角,也应当被纳入对人们集体行动逻辑影响的考察。由此,笔者通过文献与理论梳理进一步讨论了社会群体结构对公共物品自...

作者:温莹莹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本文为书《何以公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合法性机制探究》的研究总结与展望。研究认为,合法性机制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规范合法性是增进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绩效的新路径,文化-认知合法性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有效实施的深层保障,制度合法性机制显著促进人们的公共物品供给参与意愿。

作者:温莹莹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机制;其次,利用2007年和2008年的CHIP村庄调查数据进行经验研究,讨论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方式——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以及劳动力频繁流动的背景下,随着劳动力逐步向城市流动,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加会导致村庄...

作者:徐琰超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本书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分别探讨了规制、道德规范与文化-认知三大制度合法性要素及其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尤其通过个案研究,深入剖析了道德规范与文化-认知要素对制度合法性的重要意义。在田野研究中,作者观察到,超越个体层面的群体结构也对公共物品供给等产生影响。作者强调,普遍道德和群体结构为理解公共物品供给等集体行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有效克服“搭便车”等集体...

作者:温莹莹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本文首先使用CHIPS数据描述了农村税费改革前我国农民的负担状况,此阶段我国农民的沉重负担主要包括为农业税收、乡村提留统筹两部分。其次,本文使用CHIPS和EPS数据分别描述了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之后三个阶段(农业税的废除、“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情况。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以及农业税的废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作者:徐琰超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