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县城农民工     检索到  16704  条相关信息

本研究采用了“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通过熟人介绍熟人的方式获得样本,对林州市、安阳县250余名农民工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河南省县城农民工在身份上仍然没有完全实现市民化;从事体力劳动和服务行业的人居多,从事技术类工作的比例极低,在职业上与真正的市民存在差距;参与城镇社会公共事务的比例极低;绝大多数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上比较模糊;绝大多数城市农民工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作者:栗志强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和本地的居民一样,农民工也是一个立体的存在,他们除了工作、收入、社会保障,还有精神文化、体育锻炼、生活和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要。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增多,他们比过去更注重通过参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互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从城市化进程的长远趋势来看,农民工群体必将融入城市社会之中。平等的文化、体育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对流入地的认同感,成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

作者:刘国翰 李勇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2003年以来,农民工政策的特点是,不仅在平等就业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农民工培训方面投入了相当财力,做了大量工作。总的来看,这些培训受到农民工欢迎,取得了相当成效,创造了若干经验。但是,我们调研发现,近几年农民工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日益高涨,培训项目绩效却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政府重视农民工...

作者:赵树凯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就业难”与“招工难”两种突出现象并存,是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浙江、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市的实地调研和651份问卷调查为基础,考察造成农民工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基本因素。就业难与招工难存在内在联系,是农民工与企业对同一现象的不同阐释。农民工、企业、政府三方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这种“两难”困境。

作者:赵树凯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但近年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从而为城镇化的加快提供了条件;另外,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有了较大进步,已进入自我发展能力阶段,此两点的结合使得中部地区的县城镇凸显出来,一是提供了可能,二是政府加以支持之必要。县城镇的大发展是中部地区的客观要求,加快县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变市民,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力重点加以支持。

作者:孙自铎 董帮应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健康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卫生和计生服务是政府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相对而言,农民工群体的工作条件更为恶劣,生活环境更差,更容易暴露在疾病风险之中。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处于婚育年龄,他们无法得到来自父母和亲属的支持,更需要从公共机构中获得计生、婚育、健康等方面的服务。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了农民工的卫生计生服务。

作者:刘国翰 李勇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对河南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调查表明,农民工在就业方面,以操作工为主,省内外收入差距较大,就业待遇有待提高;在居住方面,以租赁为主,近半数人愿意落户城镇,其中以年轻人为主,但购房意愿不强;在社会生活方面,希望享有更多基本公共服务和市民化待遇,社会认同感有待增强。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努力提升农民工工资待遇,改善就业环境;以产业集聚区为抓手,大力发展就近城镇化;鼓励年...

作者:梁思源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本文主要是介绍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特点。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在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特征之上,但是,随着农民工的代际更替,农民工群体将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农民工仍然是我们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构建流动、均等、可持续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政府职能改革和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

作者:刘国翰 李勇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