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多元流迁模式     检索到  472  条相关信息

随着中国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加,长期照护的财务风险已经成为个人或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并逐步演变为社会风险。但是,政府、家庭、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处于分离状态,还没有形成融合,资源使用效率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没有得到适度满足。本书以福利多元理论和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财务能力融合”与“制度供给融合”两个维度构建了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融...

作者:曹信邦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目前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依然在乡村地区,乡村生态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突出短板,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先领域。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有必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探索并以此为背景,对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自然禀赋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同参与模式进行案例式研究,以期绘就...

作者:运迪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追高来村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属高寒山区,受各种环境制约,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脱贫攻坚战的内外合力中,追高来村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等,借力取势找准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路径,从而创造了“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蓬勃发展的新农村风貌。本书探寻追高来村扶贫过程中人、物、力交互作用的机制,分析家庭再生产、公平与效率、留守现象、...

作者:刘小珉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本书介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进程中,因村寨与景区叠合,旅游者流动与集聚引发外来力量入村。外来力量与村民互动过程中,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社会与文化逻辑在同一空间场域叠合与嵌套,形成多元共存的制度结构。如此制度逻辑下的村寨治理既不同于传统中国乡绅基础上的村庄治理模式,同样有别于各少数民族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过程形成的治理样态;与集体化时代自上而下的集体组织制度...

作者:陈志永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本书从草地家庭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入手,向社会问题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延伸,基本厘清了困扰川西北牧民定居化问题的要害,提出了加强家庭建设、提高素质教育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等基本思路,不失为中国新时期定居化进程中的写实力作。

作者:文艳林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书的研究以第一手资料为主。笔者于2010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和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2013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长江源牧区的贫困和社会保障状况调查——以治多县为例”,2013~2014年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基于社会保障反贫困的视角”,并自2013年起,...

作者:刘小珉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关键词:中国研究扶贫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共中央宏观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后,中国农村工业化迅即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澎湃大潮。面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诸多卓越表现,人们曾概括过许多种“发展模式”。但当我们今天再度回首时,有些“发展模式”犹如过眼烟云,目前已很少在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中被涉及;但也有一些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犹如常青之树,至今仍具有很大的政策和理论...

本书对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街道社区的资源存量及社区需求进行评估,并测量居民满意度,对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大学西路街道社区资源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本书可为我国的社区资源与需求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刘强 吕霄红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