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大国崛起     检索到  8878  条相关信息

客观而言,自然世界的气候环境变化始终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事实。人类自有史以来,生产生活也始终与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然而,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为政治所裹挟,环境/气候政治由此形成。于是,作为政治议题的气候环境问题,其行为后果似乎难逃这么几种可能情境:要么通过政治行为体的良性互动寻求某种合作治理,以降低或化解气候环境风险;要么长期徘徊于行为体间政治博弈进程,...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关于中国经济模式论,本文作者持开放的立场:考虑到中国经济的规模和中国实践的特殊性所可能蕴含的理论价值,当然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原因进行总结,但是,如果说存在中国经济模式的话,那么这一模式很可能正处于形成的初期。部分竞争性企业的创新能否持续,主流国企在自主创新成为国策之后能否形成有效的创新途径,将会决定中国经济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方式的创新是...

作者:宋磊 孙晓冬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本书以二战后大国的对外援助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援助与受援关系中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问题。作者引入社会交换论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并以美国、日本和中国为例,进行了个案透视。本书认为,大国对外援助的利益动机有战略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人道动机,而受援国获取援助的权力资源包括自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和派生性权力,援助国与受援国之间权力对等性和利益互惠性越强,援助规模...

作者:丁韶彬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大国边城”是讨论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议题的基本语境和价值取向。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应当成为中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当成为推动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应当成为提升中国边疆治理能力的关键手段。本书试图在国家视阈下,阐释西南地区城镇化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安全治理三项核心功能的内涵,以指数化方式研判评价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探索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三...

作者:谭立力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候变化已从一个相对模糊的科学话题发展成为全球政治议程中的一个关键议题。〔瑞士〕托马斯·伯诺尔、〔瑞士〕莉娜·谢弗:《气候变化治理》,刘丰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8页。温特甚至认为,“由于潜在而可怕的长期威胁,且短期内少有国家能在共同应对并采取强有力措施方面获益”,气候变化成了目前最重大...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全球气候政治,围绕其核心议题展开的行为主体(尤其国家)间的互动,实质往往涉及应对气候变化之责任分摊。如本书第二章进程分析部分所述,全球气候政治进程中从一开始即分离出了应对气候变化之两大群体角色,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然而,一些发达国家认为,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不能准确描述现实,更不能适应气候变化风险的挑战。于是,它们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崛起中的新兴大国,并对这些...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是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河南这一中原核心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报告侧重分析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河南省)的优势条件以及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的重大意义。

作者:喻新安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河南是中国的一个缩影。20年来,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励精图治,拼搏进取,谱写了中原大省迅速崛起的壮丽篇章。中原地区在中国最有代表性、典型性。河南这样一个地方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反映中国的面貌变迁最有说服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历史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河南的伟大实践,它有力地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作者:喻新安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