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宽甸烧香     检索到  4602  条相关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化传承引言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烧香这样一个祭祖还愿仪式的民族志描述考察仪式实践中民间文化的传承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碎片化与整体性保护的问题关于烧香的仪式笔者曾在祭祀与民间文化的传承一文中做过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此外有关烧香方面的先行研究调查地概况司祭人员烧香班子等情况均可参照上文而作为上文的延伸本文将从仪式文本切入还原一个...

作者:刘正爱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报告

苗族

苗族称春节为“客家年”。苗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源自汉族。湘西苗族称初一为过国年,初二过地区年,初三过家庭年。除夕下午砍树做“保年竿”,插于宅院四周。除夕晚上家人团聚,吃团年饭即年饭。吃年饭时忌外人串门打扰,以半掩门放鞭炮的方式告诫外人不许入内。吃时长者座位面必朝东,小孩朝西,中青年朝南或朝北。年饭十分丰盛,但忌泡汤,据说泡了汤雨水多了要冲垮田...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关键词:

本文主要介绍了拉萨市的宗教信仰状况,拉萨改革开放以来,拉萨居民的宗教信仰也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变迁。尤其是恢复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各种宗教信仰在拉萨城内和谐共存,并趋于多元化。据2005年对拉萨地区333人进行问卷调查:信仰佛教的占75.1%、信仰道教的占0.3%、信仰基督教的占0.6%、信仰伊斯兰教的占4.5%、信仰天主教的占8.1...

作者:格勒 朱春生 雷桂龙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报告

佤族

佤语称作“便克”“便哦”。旧时云南沧源一带佤族民间节日。每年佤历二月(农历三月初一日)过节,节期三天。民间认为已用了一年的火是“旧火”“破烂火”,是灾难和不幸的根源,因此换年之后,也要换新火。届时各家打扫庭院,用水浇灭旧火,铲去旧灰,并带少许旧火灰和一碗大米、一对蜡烛、一只白毛公鸡,跟随祭火头人送到祭司家里。祭司杀鸡供酒,把旧火灰和鸡带到村外埋掉,然后在指定...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关键词:
报告

锡伯族

锡伯语称作“阿木巴阿聂”,意为“大年”。锡伯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春节期间,要祭“喜利妈妈”。“喜利”,锡伯语,由“喜仁”演变而来,意为藤蔓、系;妈妈,意为奶奶、老妪。“喜利妈妈”,意思是“延续后代的娘娘神”。原为古代原始记录世系的方法。即没有文字时代的家谱,家族宗室繁衍生殖的标记。有文字之后逐渐成为人们祀奉的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兴旺的神灵。无偶像,...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关键词:
报告

侗族

广西、湖南、贵州侗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过节。源自汉族。各地节日风俗不尽相同。北部地区(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支系)过节时,打年粑、贴春联、换门神、打扫房屋、酿酒,杀年猪。除夕之夜焚香点烛,鸣放鞭炮,祭祀祖宗,吃团圆饭,守岁迎新。初一凌晨,妇女抢挑新水,并在井旁烧香纸。男女老少身着新装,走亲访友,拜年贺节。舞龙舞狮,走村串寨,祝福人们家宅平安、万事如意。贵州...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关键词:

租佃移民底色和多姓混居格局使以家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村民形成互助性村落共同体,村民根据家户现实需求做出祖先崇拜、神明信仰、习俗参与、文化活动等行为,进而塑造了涧周村独特的文化形态。本章主要从崇拜与崇拜关系、信仰与信仰关系、思维与思维关系、态度与态度关系、习俗与习俗关系、规训与规训关系、文娱与文娱关系等方面展示涧周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关键词:

时间:1994年8月23日上午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2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