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1年,山东乡村文化消费总量增长处于第13位,人均值增长处于第14位。景气评价排行结果:山东乡村在省域横向测评中,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4位;在自身纵向测评中,200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2位,2005~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5位,201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1位。
经过11年的发展,村镇银行已成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三农”、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7年末,我国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562家70270864。村镇银行在山东经过了3个阶段的发展,数量居全国之首,对振兴山东乡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17年,村镇银行在山东形成以下特点:村镇银行数量达126家,数量居全国首位;中国银行成...
2018年“中央一号文”提出:“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要发展乡村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持,村镇银行正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供给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已达1616家,覆盖全国1286个县,县域覆盖率达到70%,已成为普惠金融的生力军,为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
山东2004年出口额在全国排名第五位,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名第四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十六位。山东2004年只有皮革及制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矿产品不是强势出口产品。十四类产品中,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位没有进入前十名的是电子产品、机械产品和矿产品。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位没有进入前十名的是皮革及制品、电子产品、机械...
2018年,普惠金融发展已成为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本报告结合宏观发展环境,概述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从全国的情况看,山东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进程中走在前列,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地方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大,由银行业、保险业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构成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普惠金融”概念由联合国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提出,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实际上,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含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组织体系。本报告主要介绍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及现状:一方面从小微金融组织、民间金融组织、互联网金融组织、合作金融组织的角度介绍我国普惠金融的现状,与分报告中山东相应普惠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
小微金融机构包括多种形式,本报告主要对民间融资及小额贷款公司展开研究,通过对小微金融机构现状及经营情况的分析,展现小微金融机构在山东普惠金融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小微金融机构的分析发现,目前山东省小微金融机构仍存在普惠功能发挥不足、业务缺乏创新、违规经营、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融资难等问题。小微金融机构应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旧...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