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代中国家庭已经并正在经历剧变,这些变迁给社会稳定以及维系社会正常运作的各项社会政策带来巨大冲击,由此将中国家庭政策的完善与改革提上议程。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政策就是家庭政策”(Kamerman & Kahn,1978),任何在家庭以外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都不能取代家庭的功能,而只是政府以不同程度和方式对家庭责任的分担,政府乃至社会对家庭及其功能的...
“当代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是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CZZ012。课题负责人为黄粹,主要参与人有苗翠环、郭道久、李莉、祝洪娇、郑春雨、刘秀伟。该课题于2013年11月结项。
要研究当代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一方面必须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对已有的关于贫困分析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进行全面的梳理,以使我们的分析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已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从理论上把握经济全球化可能对中国城市贫困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建立起用来解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城市贫困发生的因果机制模型。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社会工作教育恢复重建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无到有、不断进步,已经获得较快发展。但与国际 上相比,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也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学科建设和我国快速社会变迁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析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水平落后的原因,除了时间因素之外,缺乏高质量的教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就这一原因展开论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果不制定有效的政策,实施强有力的城市反贫困行动来应对日渐增强的制度性社会排斥力量和社会脆弱群体日渐增加的脆弱性,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当代中国的城市贫困可能长期化、阶层化和区域化,成为更加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给予回答的重要问题。根据前文我们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在理论话语体系上存在对域外女性主义话语的明显依赖,这既是其自身知识生产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知识生产话语权的一种折射。本研究认为,女性文学研究要走出失语状态,关键需要有文化自觉意识,重新认识中国女性文学的书写传统乃至本土妇女运动经验,“以中国为方法”重构自己在知识生产中的主体位置,才能争取到话语领导权。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