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性别文化     检索到  40324  条相关信息

本章主要运用质性材料和文献资料对性别文化与艾滋病的关系进行探讨,揭示两者关系的演变规律。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关键词:

从理论上对先进性别文化的语义和内涵进行辨析和梳理,无疑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先进性别文化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从先进性别文化的理论辩义来看,先进性别文化是科学认识性别关系的文化,其基本属性在于它的先进性,它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进性别文化的内涵结构来看,它以“男女平等为核心、性别公正为理念、两性和谐为基础、共同发展为目的”。从先进性别文化的历史观...

作者:唐娅辉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分析发现,就现状而言,农民工在城市方言掌握与家乡文化保持两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影响机制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融合和政治参与在农民工文化融合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打工年限和健康状况对男性农民工的方言掌握影响显著;男性农民工家乡文化保持受培训经历的影响更深;亲戚中有政府人员对女性农民工的家乡文化保持产生不利影响等。

作者:任义科 杜海峰 杜巍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妇女研究、发展研究、经济研究、社会研究的学者纷纷关注发展中的性别公平与性别平等问题,特别是198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各种有关妇女与发展、性别与发展的概念和理论迅速出现在各个发展主题和领域,甚至反映到政府的社会决策过程中。同时期,多边和双边的各类国际组织在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工作也陆续纳入了社会性别视角。有关...

作者:徐秀丽 李小云 齐顾波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女娲文化体现和张扬了中华民族崇尚的“创造、民本、和谐、奉献”精神。其精神内核与先进性别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追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把女娲文化的精髓汲取到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当中,不仅有助于女娲文化的传承和内容的创新发展,而且也会赋予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以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作者:姜秀花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是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05JZD00030,于2006年开题。首席专家为乔以钢,主要参与人有陈千里、刘堃、屈雅君、陈宁、林丹娅、李玲、张莉、李贞玉等。课题于2015年结项。最终成果鉴定为“优秀”。

作者:乔以钢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性别以及社会性别机制的基本涵义;其次本文介绍了出于研究需要构建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性别机制;最后经过分析指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男孩偏好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男孩偏好是社会性别不平等机制的后果,父母预期男孩能够给家庭所带来的各种回报要远远多于女孩,因此形成了生育中的男孩偏好,从而出现出生性别比失衡的...

作者:朱秀杰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出生性别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经济因素;二是文化因素,认为传统家庭制度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内在动因;三是政策因素,认为生育政策的推行与出生性别比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四是技术因素,认为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性流产是出生性别比上升的直接原因。虽然关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普遍认为男孩偏好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根本原因。出生性别比偏...

作者:姜全保 李树茁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