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成渝试验区     检索到  22613  条相关信息

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这是继上海、天津之后由国家批准的第四家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此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媒体甚至称其为“特区”。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涉及土地、金融、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政府改革、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城乡规划等许多方面,...

作者:刘世庆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文章对两地在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区所具备的条件和面临的挑战,总结成都和重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探索和实践,进而比较分析两大区域推进城乡统筹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以及战略举措,提出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实现两地的互动和合作。

作者:陈映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本文是关于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报告。文章介绍了该区的主要进展、新的发展实践、新形势与新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建议。

作者:范霄文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本报告认为经济区应定位于国家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内部的重庆和成都因在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而需要有各自的具体定位,同时要基于分工与协作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从参与国内以及全球产业分工、增强对内对外开放能力出发,经济区必须协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全方位、快捷、方便、多向的对外交通通道,从根本上突破发展瓶颈的制约。最后,提出了加快经济区发展...

作者:邹璇 赵金锁 张春勋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16年的风雨兼程,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着“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在中国西部这片极其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和试验。按照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要针对全地区还有三百万农村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一现实,采用一切有利于摆脱贫困、落后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资源开发,加快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实现绝大多数农民脱贫的目标。...

作者: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经济社会这个庞大的“躯体”却受到体制“外 壳”的束缚,使其成长空间受限、市场活力被拘,“体制突破”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制度创新是体制突破的必然之路。经济区成都和重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出现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为进一步改革积累经验、寻求方向性突破做出的战略安排。经济区在区域一体...

作者:岳朝敏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2007年6月,成都和重庆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对近年来成都实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充分肯定。从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2006年4月批准天津滨海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再到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在总体上已呈现出系统设计、多点布局,各有侧重的特点。我们应当充...

作者:刘从政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本文通过对地区经济现状研究,发现本地区发展中存在以粗放型为主、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等问题,我们认为加强金融合作,实现金融资源流动,创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区的发展,该地区的发展将为西部经济做出重要的表率作用。

作者:杨宇焰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