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政社合作模式     检索到  63124  条相关信息

导语:国家回归社区治理要实现的目标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第一,维护秩序保障社区安全;第二,提供社区服务满足民众诉求。其中,服务导向的社区治理创新成为当前基层治理创新的主流。在社区服务供给方面,各地均有各种形式的创新,其中上海的合作模式十分典型。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孵化社会组织、引入社工机构、增加购买服务经费投入、加强社区服务专业化建设、推动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等...

作者:葛天任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建立,突破了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和“合一”为特征的单一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模式。农村合作经济实践的新发展,促使人们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合作经济问题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理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讨论主要集中于解释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经营是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这一实践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合作制理论等方面。随...

作者:朱钢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农民工教育是关系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升级的战略性问题。农民工个体性强、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民工教育工作交易成本过高。本文从农民合作、交易成本、人力资本积累理论视角对农民工合作教育模式和机理进行探讨,构建农民工合作教育模式,以农民工教育合作社为载体构建农民工合作教育的全国性、系统化体系。研究发现农民工合作教育模式发展需要:第一,从顶层设...

作者:刘宇翔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来源:文山州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19-03-29
关键字:西畴县 合作模式 脱贫致富

“单位制”解体之后,“三联动”成为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所运用的高频词语,然而学术界对“三联动”基本内涵的界定却模糊不清。“三”如何“联”?如何“动”?联动“机制”如何?本文在对“三联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合作生产理论,从行动主体组织特征、拥有的资源及其影响力,归纳出“三联动”的三种“实践模式”,即“居委会主导式”、“专业社工推动式”以及“社会组织带...

作者:胡晓芳 彭冰儿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在推进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程中,汶川人深深地体会到:一是必须始终突出科学重建这条主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拓宽恢复重建的发展路径。二是必须始终突出民生优先这个根本,把握重点,抢抓机遇,解决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急事难事。三是必须始终突出特色产业重建这个基础,优化结构,规模发展,构建新农村。四是必须始终突出群众满意这个标准,心存百姓,执政为民,维护广大...

作者:刘世庆 许英明 林彬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农民互助合作需要“重提”,意味着当前互助合作非但不普遍,甚至已经很少见,所以才有“重提”的必要。既然中国农民有高度组织化的历史,这一过程是如何中断的呢?这一过程的中断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的“三农”现状呢?这些都是本章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杨宇斌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本章以典型调查为基础,通过类比归纳和总结概括,对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目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特点和运行特点。

作者:孙亚范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