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以土地流转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偏好、以住房改造隔离农民与村落的空间联系、以行政化社区组织的构建瓦解乡村熟人社会、以城市社区服务标准催生新社区居民的“城市意识”是浙江省嘉兴市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的主要方式和实践过程。文章认为在新社区建设过程中,有了诸如社区庇护主义的出现和发展、社区法团主义的产生和扩大、社区父爱情结的再生与扩张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单位社会在...
曹锦清、陈中亚著,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1997年12月,200千字。
本章主要从产业集群与农民家庭生产、工业企业、包买商制与农民家庭工业、诸暨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介绍了诸暨现象与农户经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以及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影视产业开始全面走向市场,越来越多的作家主动加入到“触电”的行列。这其中陕西作家“触电”的现象尤为突出。陕西作家不仅以其雄厚的写作实力在影视创作上很快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他们的介入为中国和陕西的影视创作都持续而有力地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内蒙古自2001~2009年GDP年均增速17.6%,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创造了颇具代表性的“内蒙古模式”。本报告对2001~2008年内蒙古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变化轨迹,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循环经济等理论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原因。内蒙古及其他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基本约束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的...
本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已经到达由低水平集体化到高水平集体化的新的历史转折点,需要在“新集体主义”思潮引领下,依靠体制改革,迎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二次飞跃”的来临。研究发现如下内容。(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塘约道路》研讨会举行为标志,“新集体主义”思潮在实践、政策和理论等多个领域悄然兴起。其实质是变革村户“各自为战”的发展体制格局。(2)采用矛...
文章主要阐述2000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情况,2000年,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试点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预期效果,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法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在摸索中建立,双重管理的作用初见成效,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对登记管理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全国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共登记5...
在80年代末,李汉林和方明等人在研究中国城市组织问题时提出,单位组织是中国城市组织结构体系中的基本组合形式,这一组织形式的产生,起源于根据前苏联军事共产主义模式建立的解放区经济组织,其特征是国有化、权力高度集中、供给制和义务劳动制以及厂长、党支部书记和工会委员长的“三人团”领导体制。1949年以后,这种组织模式发展成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和企社不分的单位组织,其...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