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新型城乡体系     检索到  39692  条相关信息

本章首先介绍贵州省产业扶贫工作的历程与现状,然后介绍贵州省构建新型产业扶贫体系的做法与经验,最后得出相关的总结和启示:以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大视野看待产业扶贫政策设计;抓住“六个关键点”提升产业扶贫项目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社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扶贫项目益贫性;明确角色边界,运用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

作者:吕方 叶青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过去的30年间,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基本经验之一在于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其中,产业扶贫占据着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通过产业扶贫,着眼于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建设,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中国国家贫困治理体系的构成来看,除了通过社会保障对极端困难群体进行兜底式扶贫以外,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可以并且需要通过产业...

作者:吕方 叶青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晋江的现代化特别是经济现代化采用的是乡村包围城市,然后集聚城市,再转向城乡一体化。虽然晋江存在着一些城乡分割问题,但是不像全国那么明显。一个县域本身是一个城乡互联的整体。晋江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渐渐地意识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从而开始改变散乱发展局面,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现在,晋江开始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城市来发展和建设,从而迈 向高质量、创新型国际化品...

作者:肖林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文章先后介绍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作者:徐明华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来源:皮书数据库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
来源: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产业链上的有机融合,是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报告通过对比分析北大荒农垦建成现代化大农业与农村地区仍难以走出超小农经济的状况,阐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形成的必然性及若干本质特征。一是超小农户条件下农地低效利用的理论逻辑。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非农转移,小农户兼业经营成为当前...

作者:陈雪原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浙江省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浙江省城乡居民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浙江省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功不可没。

作者:张时飞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