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新式婚姻制度     检索到  222  条相关信息

新中国的婚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时期,许多地方通过了改革婚姻制度和解放妇女的法令,在借鉴苏联婚姻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和子女利益的原则,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主义,以全新的视角构建了新民主主义所倡导的婚姻模式,为新中国的婚姻文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慧波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凉山彝族;婚姻制度;社会流动;长期贫困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美国;镀金时代;慈善组织会社;贫困;贫民;“新式慈善”

本文主要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北京市婚姻制度和婚姻礼俗具有什么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婚姻制度及婚姻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作者:李慧波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杰德秀居委会的人口、婚姻与家庭情况。数据显示,杰德秀居委会人口由之前的停滞态势转为增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同时村民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不同于其他地区,杰德秀居委会的婚姻制度具有男女平等、生男生女同样继承家业的特点。

作者: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来源:县府办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彭水县 阿依河社区 阿依河景区 乡村旅游项目 旅游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革是在以婚姻改革为主线的基础上,对家庭、社会等诸多关系的改革。经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及各种群众组织的巨大努力,才使得体现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逐步建立。本书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北京市不同职业群体择偶模式、婚姻确立方式、婚礼仪式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婚姻文化的嬗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民众...

作者:李慧波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本章主要介绍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与近代中国资本家阶级的成长。主要论述中国传统市场的演变与资本家阶级的产生;开埠后市场组织的现代化与新式商会的产生;近代商会网络体系构建状况;近代商会网络体系的运作与资本家阶级的成长等。

作者:胡光明 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