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近代教育     检索到  45616  条相关信息

近代晚期是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时代。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西欧国家大多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这一时期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历程,并对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城镇变迁一般是指由传统城镇向现代城镇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产业结构变迁、社会结构变动、社会文化嬗变等构成其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近代交通体系出现后对于城镇变迁起到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一批近代交通枢纽和沿线城镇迅速崛起并繁荣起来,与此同时,作为驿路、水路枢纽的传统城镇由于商路的改变逐渐衰落。

作者:李丽娜 出版时间:2023年02月

2006年,当笔者在图书馆翻阅近代福州地方报刊时,“救火会”字眼频频跃入眼帘,或报道其义举,或叙说其逸事。后拜访多位当地老人,言及该会时,他们多称赞不已,对会中人物印象深刻。为何新中国成立前的民间组织,至今仍有影响,令人困惑。时至21世纪,福州深巷里弄,仍有大片木屋毗连区,隐患重重。仅在2010年,福州全市共发生火灾862起,“纸裱之城”的阴影仍未褪去。在日...

作者:徐文彬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文章从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唯物史观不能动摇等问题分析了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作者:张海鹏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与古代城市不同,近代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且基本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对资本的占有成为划分城市社会成员的主要和基本标准。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在乡村,土地始终是社会成员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土地的占有状况同样是近代乡村社会分层最基本的标准。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章主要介绍近代上海商会兴衰的几点思考。以上海商会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做一点粗浅的探索。包括上海商会兴盛时期的三次发展高潮、上海商会由盛转衰的外在因素、上海商会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作者:徐鼎新 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以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为界,中国从古代社会进入近代社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了新的分离过程。这也是城市与乡村政治发展的新起点。在亨廷顿看来:“现代化带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后果便是城乡差距。这一差距确实是正经历着迅速的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国家所具有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政治特点,是这些国家不安定的主要根源,是阻碍民族融合的一个主要因素(...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