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新潟地震     检索到  63411  条相关信息

地震发生于1964年6月16日下午1点02分,地震的震源位于新潟县粟岛南部海底40公里处。地区的震度震度是日本独有的表示地震强度等级的指数,由日本气象厅确立。震度是表示地震摇晃程度的等级指标。目前震度范围共设置为10个等级,从无震感的0度开始,依次为1、2、3、4、5弱、5强、6弱、6强直至7。为5,地震规模为里氏7.7级(之后日本气象厅又将地震级别...

作者: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东南海地震是1944年12月7日下午1点36分左右于日本东海地区发生的一次里氏7.9级大地震。有关此次地震的名称,宫村认为因为日本南海道地区基本没有受害,应当称为东海道地震或者东海地震。宮村攝三「東海道地震の震害分布(その一)」『東大地震研究所彙報』、1946、99-134頁。最初地震发生时,当时的日本中央气象台以“远州滩地震”来命名,后来该气象台在1945...

作者: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汶川地震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从最直接的物质设施的破坏,到正常生活规律的紊乱,再到当地民众意识形态的潜在变化等各个方面,体现了自然灾害在促进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强大破坏力。本章内容将针对我们所调查村庄的民众生计概况、当地生产状况、民众的生活状况与观念意识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期望以此来发掘汶川地震对灾区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

作者:黄承伟 赵旭东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本章可看成是上述理论的一次应用,并且包含有关2010年玉树地震灾区的一些调查内容。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关键词:

由于震殇中的表现,有人把2008年称为中国的NGO元年。这并不确切。毕竟,那是一个全国各种组织以及公民都积极行动的一年,NGO不过是志愿大河中的一朵浪花。然而,这朵浪花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中国改革进程中公民社会力量的集中表现。既有的NGO投身抗震救灾之中,的NGO也得以大量涌现。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之内,如此紧迫的生命救援、应急管理、联合行动以及如此众多的物资...

作者:韩俊魁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本文以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的危机报道为例,谈地震灾害的危机报道。文章首先记录了汶川地震危机的媒体报道,然后介绍了玉树地震的危机报道,最后对这两次地震灾难的媒体报道进行了总结思考。

作者:王凤翔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恢复重建探讨。首先,介绍了汶川地震灾区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灾后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恢复重建的基本思路。

作者:王倩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本书选取关东大地震(1923年)、东南海地震(1944年)、三河地震(1945年)、地震(1964年)、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和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等20世纪以来日本灾害史上6次重大地震灾害中的媒介信息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下,分析各种形式的媒介在历次地震中的功能发挥,最终梳理出日本灾害事件中的媒介功能...

作者:高昊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