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时间制度     检索到  55167  条相关信息

工厂的时间政治是指工厂时间制度形成和实施的过程体现了劳资双方的权力关系。本文认为对利润的追逐导致对“时间”控制的精细化。此过程从转变经营体制时开始,并在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的过程中逐渐深化。现在强力控制下的工时定额制度、极少的休假、灵活的用工制度都宣告了一种有利于资方的时间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体现了劳资权力关系的失衡,并极大地限制了工人反抗的可能性。

作者:范璐璐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一周双休制度实行以来,居民休闲的物质条件大为改善,享受休闲生活已成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居民时间分配情况,北京市统计局对北京市城八区2000名城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本章主要呈现了统计调查的结果并分析。

作者:王军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居民生活时间的分配与利用,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各个侧面的综合反映。通过各类生活时间此消彼长的数量变化,我们可以觅到人们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反映出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作者:雷弢 王琪延 出版时间:2002年02月

时间分配是反映家庭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职业妇女与家庭》的调查中,我们获得了有关中、日职业妇女的时间分配特别是业余时间分配方面的丰富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不仅使我们初步地掌握了中、日职业妇女的时间分配和家庭生活的特征及其差异,而且使我们看到了几个影响中、日职业妇女时间分配的重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了解到中、日职业妇女的时间分配与家庭生活之间...

作者:蒙晨 出版时间:1992年05月

“福利社会”概念近年来深受社会政策研究的关注与讨论,在福利(公共)服务发展日渐受到重视及购买服务更加普遍的趋势下,本文介绍了共同生产、共同管理、共同治理理念的发展及其政策意涵,同时以Edgar Cahn于20世纪80年代推展之时间银行为例重新思考福利社会的意义,并借此审视未来制度创新与社会治理的可能发展及其路径。

作者:吴明儒 刘宏钰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农村扶贫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政府主导的扶贫工作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近年来,以精准扶贫政策为基准的脱贫攻坚是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形成了多部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格局。本文提出了“中国的扶贫政策是如何演变的”这一核心问题,从扶贫政策对象的“目标瞄准”这一主要机制出发,回顾了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精准扶贫的...

作者:申秋 熊跃根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围绕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鲜明的学术观点。但由于农村金融制度本身内容的复杂性引发的学术讨论较多,所以难以做到全面分析。因此,本文主要对学者们70年来针对农村金融制度讨论较为热烈的四个问题,即“农村金融制度的贡献”“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农村金融的供求关系”“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部分内容是关于北京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利用状况及发展预测。文章首先展示了2000年北京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及其闲暇活动,然后又展示了2000年北京市居民平日晚上时间的利用情况,之后又介绍了2000年北京市居民双休日闲暇时间分配及利用情况。结合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结构的历史变化,最后进行了2001年北京市居民闲暇时间及其利用状况的分析与预测。

作者:雷弢 出版时间:2001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