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机会均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共识文件涵盖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目标10强调“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要实现这个目标,机会均等很重要。因此,在该文件中也明确提到“到2030年,增强所有人的权能,促进他们融入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残疾与否、种...
本文重点研究机会均等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实现条件和教育机会均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机会均等的含义和构成要素,指明机会均等包括参与经济增长的机会均等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均等;二是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和实现条件,及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争议;三是基于教育与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联系的分析,阐明教育机会均等对推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达喀尔行动纲领》到《教育2030行动框架》,可持续发展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都是公平的、包容的、优质的全民教育,要让所有的人,不论种族、阶层、性别、地域或其他任何社会身份,都能享有教育机会。不过,现实状况是,在当今所有社会,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中国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国民受教育机会越来越多,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正在推向普及...
因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 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多种原因,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性也在进一步扩大, 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这种差距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 阻碍了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推进西部教育资源均衡化,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在实现西部基础教育的均等化过程中, 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认为,不论是经济资源配置还是制度和政策制定,都要看对城乡机会平等的影响如何,来判断其是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机会平等是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属性。当然,机会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划分为基本生存机会、中层机会和高层机会,与此同时,平等也可以划分为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在推进不同类型机会平等上,城乡一体化表现出不同的进度。该分析框架可以更好地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本文指出,研究发现户籍制度给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分层带来不利影响,在收入和医疗险方面成立;但不利影响并没有转化为他们相应的不公平感,就业分层并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公平感和总体公平感,所以户籍负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分层,进而带来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公平感的逻辑并不成立。本文通过对比参照群体,认为在向市场转型深化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有效控制垄断性权力对弱势群体...
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的最低程度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优化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配置,确保全体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平等、机会均等的基本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把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稳步推进河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制度变革、城乡二元机制不断调整变迁的基础上提出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使经济增长成果转化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报告着重分析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东北地区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